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对于“试论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一文的商榷意见
作者:黄永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大地主阶级  商榷意见  新史学通讯  北宋中叶  封建社会  专制主义  宋神宗  小地主  财政危机 
描述:我们正确而透彻的了解变法的根源及其失败的原因,不致于陷入“泛泛”之论,“把历史规律公式化,把历史现象简单化。”迄今为止,一般人仍然把中国专制主义封建社会内部的地主阶级划分为二大集团,即大地主阶级
浅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
作者:张西梅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北宋中后期  科举制度  经世致用  庆历兴学  范仲淹  王安石  三舍法  失败原因  社会转型期 
描述:学运动指的是:北宋仁宗庆历四年三月到五月三日由范仲淹主持的第一次兴学;第二次兴学是熙宁四年到元丰八年由王安石主持的;第三次兴学运动是徽宗崇宁元年到宣和三年由蔡京主持的.在历史上分别简称为“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它们是为了革除北宋中后期科举和官学的流弊,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的人才而发动的,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正负两方面的历史影响.
也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纪念王安石(1021—1086
作者:何忠礼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保守派  变法派  失败原因  司马光  熙宁  参知政事  青苗法  吕惠卿 
描述:,年仅三十八岁的神宗皇帝病逝,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上台执政,不一年,各项新法被基本罢废.至此,历时十七年之久的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
1074-1076年契丹(辽)宋间地界交涉的原因——以契丹
作者:毛利英介 陶玉坤  来源:蒙古学信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契丹史  代北  史料  契丹政权  王安石  辽史  宁化  墓志铭  别录  韩琦 
描述:交涉,即指1070年代的代北交涉)。通常把此次交涉称为"画界交涉",但本文则仍沿用史料中的用语称为"地界"。本文中所言代北地区,在下文中加以说明,因为此次交涉中争执地点与周边的界线是模糊的。
曾巩被罢修《五朝国史》原因探析
作者:李俊标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祖  神宗  徐禧  隐忧 
描述:怒了神宗.
宋明时期江西人才盛况及其原因探讨
作者:崔正德 曹国庆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书院  发展史  王安石  杰出人物  朱熹  周必大  军事  科举  欧阳修 
描述: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本文拟就宋明时期江西人才兴盛之状况及其原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王安石与曾巩交游由亲到疏原因
作者:杨璐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游  政见差异  学术志趣差异  性格 
描述:王安石与曾巩一度相交甚为亲密,曾巩曾向欧阳修几度推荐王安石,两人唱和诗文亦不少。但在两人晚年却相交甚疏,其事一直为后人所关注。究其间原因主要在于两人的政治见解、学术志趣的差异及王安石性格执拗等方面。
从雇役法析王安石变法受挫原因
作者:郭学勤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雇役法  差役法  王安石变法 
描述:和推行中的失策是王安石变法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及其启示》探究活动课教学实录
作者:王俊昌 叶小兵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失败原因  司马光  学生  历史启示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  青苗法  改革措施  翰林学士 
描述:,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得出历史启示。
书法专题:曾熙艺术声名兴衰之原因探析
作者:冯文华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  书画家  上海  书画作品  原因探析  声名  吴昌硕  审美趋向  艺术市场 
描述:20世纪初期,曾熙曾与黄宾虹、吴昌硕、李瑞清并称为海上四妖,作为近代海上碑派书法的主要代表和主将,曾熙当时的大师地位可以说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时至今日,曾与曾熙一起享誉海上的书画家及其作品依然被人们推崇备至,曾氏及其作品却已淡出了人们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