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忠君思想之衍变及汤剧皇帝形象
-
作者:万斌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忠君思想 《牡丹亭》 《邯郸记》 张居正 《南柯记》 《明史》 卢太尉 论辅臣科臣疏 霍小玉
-
描述:汤显祖忠君思想之衍变及汤剧皇帝形象万斌生汤显祖,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和地方阶级的思想家,忠君思想构成了他世界观的一个重要侧面;然而,作为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伟大的人民剧作家,汤氏的忠君思想与一般封建
-
从沈、汤之争看王骥德的艺术观
-
作者:王秋贵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汤显祖 艺术观 曲律 戏曲界 本色 兼济天下 戏曲创作 知识分子 当行
-
描述:,于是便把精力投入到戏曲这个“卑道”、“小技”上来,“藉以消吾壮心”。(王骥德《曲律自序》)
-
防己白术汤治疗骨折后低张性水肿
-
作者:张朝驹 徐昌伟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术汤 治疗骨折 低张性水肿 防己 毛细血管通透性 胫骨骨折 肱骨骨折 腕舟骨骨折 桡骨骨折 中医医院
-
描述:胫腓骨双骨折3例。2 治疗方法防己白术汤药物组成: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泽兰、丹参。发病部位在上肢者加桑枝、葶苈子,在下肢者加牛膝、泽泻。水煎服,1剂/d,上、下午分服。3 治疗结果痊愈(患
-
桂枝人参汤应是温补心脾之剂
-
作者:谢炳国 来源:国医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 桂枝甘草汤 理中汤 温补 心脾 历代医家 解表 病机 和营卫
-
描述:温阳、温经、平冲时的量均大于解表的量,如桂枝甘草汤、茯
-
贴近地面,还是指向天堂——我看"沈汤之争"的本质
-
作者:李昕欣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汤之争 沈璟 汤显祖 俗雅
-
描述:。因此,"沈汤之争"实质上是"俗雅之争"。两人观念中"俗雅"的根本分歧,与两人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有内在联系,在两人的思想中得以体现,在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分歧的具体表现.
-
重论汤显祖《牡丹亭》之音律及“汤沈之争”的曲学背景
-
作者:陈伟娜 刘水云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沈之争 汤沈之争 音律 音律 曲学背景 曲学背景
-
描述:《牡丹亭》的音律问题直接引发了明代戏剧史上所谓的“汤、沈之争”。由于忽视对该剧音律的探讨,导致人们对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合理的解释。汤显祖在《牡丹亭》的用韵、格律、宫调等方面,既有合理的运用规则,也有
-
汤显祖以情抗“理”是宋明理学之“理”吗?——达观“接引”汤
-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达观 以情抗“理” “真心一元论”
-
描述:学界普遍认为汤显祖以情抗理即宋明理学之“理” ,本文认为这是不确切的。汤翁《牡丹亭还魂记题词》是针对达观“情有者理必无 ,理有者情必无”而写的。达观的“理有”、“理无”之“理”即“真心一元论”。汤翁
-
由《论成周学礼》看汤用彤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
作者:赵建永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用彤 儒学 礼教 中国文化 主体性道德人格 周礼 学礼 现代价值 成周 立国之本
-
描述:教育和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礼的各种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儒家产生的直接源头。经孔子述传,“礼”遂成为儒学的核心范畴,形成了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新文化运动时期,礼教遭到新派人物的猛烈批判,将礼教的人文教育精神与封建纲常制度混同起来而全盘否定。由于对于礼教
-
从“汤沈之争”看汤显祖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
作者:王维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意趣神色” “意趣神色” “神情合至” “神情合至” 道禅思想 道禅思想
-
描述:本文通过"汤沈之争"中汤显祖对于声律问题的看法,并结合其学术思想的分析,试图找出他的"意趣神色"等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另外,根据汤显祖的诗歌和戏曲实践,本文将进一步印证"意趣神色""神情合至"等美学
-
昆剧的市民话题——“汤沈之争”新解读
-
作者:顾聆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沈之争 解读 市民 昆剧 《牡丹亭》 16世纪 汤显祖 改编本 宜黄腔 传奇
-
描述:,作出声明,表达了如下观点:[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