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外
-
作者:暂无 来源:金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牡丹亭外
如花解语
每次去H城都是下雨,唯独那一次没有。
夏末初秋的天气。她穿墨绿的裙衣和玲珑坐在酒店大堂等人。肤如凝脂的成都姑娘,性格喜人,私下和她聊起他,她的记忆停留在他青涩
-
缘起《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合欢
梦回莺啭,夜幽人静,半梦半醒间惊闻弦乐阵阵,只听那小生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嗓音清华鲜泽,在幽夜的空旷中幻化为万般的魅惑。
就这样爱了,不知为什么,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于幽夜中和着梦境踏歌而来,折柳相赠,那一双桃花眼挑逗般地看着你。有哪个少女不惊?有哪个少女不喜?便在那
-
《牡丹亭》“回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晚,浙江省昆剧团在遂昌汤显祖纪念馆戏台进行开台演出,昆剧《牡丹亭·游园》回到她的原创地。遂昌县着力打造汤显祖文化,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在挖掘汤显祖文化的同时,搭建文化旅游的平台,在汤显祖
-
《牡丹亭》 美轮美奂
-
作者:暂无 来源:合肥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闺锁怨,春情难遣,出香阁、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花丛中牡丹亭群梦起姻缘,从此后美人相思无限……昆曲《牡丹亭》传唱数百年,扬名海内外,如今,汤显祖四百年前写出的经典戏曲名著首次被以 民族舞蹈的形式搬上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之比较
-
作者:计晗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材流变 题材流变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文化要义 文化要义
-
描述: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都出现在16世纪90年代,相差只有三年。两个剧本在题材流变、戏剧冲突、人物形象、文化要义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对比分析
-
云中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数码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云中牡丹亭
-
汤显祖的“七免”:――读汤显祖的《诀世语七首》
-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中有一篇题为《诀世语七首》的诗。诗中,汤显祖吹响了破除丧葬陋俗的号角。简要地说,汤翁的丧葬观是摈弃繁文缛礼,节俭办丧事,具体说来就是要后辈做到“七免”。
一是免代哭
-
汤显祖大剧院经营困局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晚报记者袁平晚报见习记者周淑霞
场馆经营产业化在抚州蓬勃开展,但一些场馆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却遇到各种问题。汤显祖大剧院作为抚州大型场馆之一,它在经营过程中的处境
-
汤显祖临终“祈七免”
-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信息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明代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以《临川四梦》享誉中国文坛的大戏剧家、思想家汤显祖不幸病逝。在他临终弥留之际,写下了《诀世语诗七首》,内容是请求家人在他死后免办七件世俗繁琐之事,简称为“祈七免
-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磁卡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兴起了一股收集电话磁卡的热潮,我也成为了一位集卡发烧友。这些年过去了,在我收集的上千张电话磁卡中,我最喜爱的一套是《汤显祖与“临川四梦”》磁卡。
我喜爱这套磁卡的理由之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