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腼腆”应是“觍颜”
-
作者:德喜 来源: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2011年9月7日,《中华读书报》刊登的《三位与〈我的前半生〉有贡献者》中有句话这样说道:"此书《圣德纪述纂要》专述溥仪就满洲国执政后一些起居情况.由中岛比多吉、林出贤次郎及宝熙、胡嗣瑗、沈瑞麟、张海鹏.熙洽等执笔,极尽腼腆之能事."其中的"腼腆"显然用错了地方.
-
语文课堂应是生命课堂
-
作者:张素君 叶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生命课堂 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 关注学生 人文精神 工具理性 教学过程 科学主义思潮 语文教育
-
描述: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但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己经越来越偏离了这个方向,而滑向了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语文与人
-
校长 应是教师的偶像
-
作者:王萍 李忠敏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 人格魅力 偶像 学校行政管理 教学水平 教育问题 教学工作 内心
-
描述:业倦怠,与"热爱教育事业""把全身心的爱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这一教育价值理念似乎渐行渐远了。
-
语文课堂理应是生成的
-
作者:徐云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和她的“动态生成”观点特别让我感兴趣。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她在《新基础教育》中
-
学生应是英语课堂的主体
-
作者:冯秋霞 来源:神州(下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地位和主导作用
-
描述:学效率,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
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
-
作者:加藤嘉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真正深入人心的"中国",是真正走出去的"人",人的表情、举动、气质,才是代表中国的。公共外交永远是以人为本,靠人推动的。它不仅是政府的任务,更是每一个走出去的企业家、留学生、游客等民间人士的责任。同时,中国人新形象的塑造也需要外国媒体和民众摆正态度。
-
听取不同意见应是领导必修课
-
作者:暂无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同意见 领导者 必修课 文史研究馆 温家宝总理 国务院 中南海 批评性
-
描述:日前,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座谈时强调,领导者应有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的雅量,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而应善于从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智慧。
-
高铁应是大众化交通工具
-
作者:赵坚 来源:港口经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铁 交通工具 铁路发展 疲劳性能 降速 理性选择 铁路建设 安全性能 拟建项目 新建项目
-
描述:高铁降速,是国家做出的理性选择,虽有些姗姗来迟,但很必要。高铁全面降速,重新评估拟建项目,暂停审批新建项目。铁路发展不是越快越好。车速降低后,设备疲劳性能折旧相对缓慢,故障率会明显下降,安全性能因此得
-
作文应是学生个性的闪耀
-
作者:梁炜祺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个性 学生作文 语文教师 “文如其人” 生命个体 个性鲜明 评价体制 功利心态
-
描述:会、家长功利心态的驱使下,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扼杀学生作文个性的“刽子手”。 写作活动不仅是写作技巧的训练,更是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一篇作文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它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和新意,即是否有鲜明的个性,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呢? 一、改革教法,教会学生观察和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都是封闭在教室内进行的,学生很少去有目的地观察生活,他们缺少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作文只能闭门造车,写不出半点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要想使学生自己写,写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1.开设观察指导课。语文课有阅读课、作文课、说话课、练习课等,缺少的正是活动课。如今许多语文教材中虽然也有活动课的内容,但往往不被重视,不能切实地实施。
-
良心应是食品安全的必备“添加剂”
-
作者:李英锋 来源:健康大视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良心 添加剂 食品生产经营者
-
描述:食品生产经营者需要主动付出良心,主动的良心才是一种自然的良心,才是支撑食品安全的主要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