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63)
期刊文章(1020)
学位论文(35)
会议论文(33)
图书(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51)
非遗保护 (54)
地方文献 (29)
红色文化 (10)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4(310)
2013(226)
2012(504)
2010(189)
2009(148)
2008(134)
1991(12)
1987(15)
1985(15)
1984(14)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34)
深圳特区报(17)
21世纪经济报道(6)
云南林业(5)
安徽日报(4)
张家口晚报(2)
滁州日报(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本刊召开第一次编委会 第六次通讯员工作会议
作者:暂无 来源: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讯员工作  编委会  编辑部工作  主持会议  科学技术研究  主席台  张性  总工程师  理事长  学术报告 
描述:本刊召开第一次编委会 第六次通讯员工作会议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举行 同意白恩培辞去省人大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云南党的生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副省长  主持会议  职务  云南省  人民群众  接受  副主任  决定  表决通过 
描述:任职务的
省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昨日隆重开幕李井泉主席主持会议彭迪先副主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省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昨日隆重开幕李井泉主席主持会议彭迪先副主
翁文\林斤澜沉默是金
作者:散木  来源:晚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从维熙  刘绍棠  翁文  右派  作家  毛泽东  国民党军  卫立煌  北京市 
描述:,由此躲过一劫。 甚至,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他们也就因为“沉默是金”而无恙了。 据程绍国的《林斤澜说》(其中有一节《天可怜见——林斤澜与“右派”擦肩而过》),作家林斤澜也早已在“名册”之中,当时和他同辈且稔熟的作家中已“有数不清的右派”,如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邵燕祥、唐达成、王蒙、叶至诚、高晓声、陆文夫等等,然而林斤澜居然“唯独‘漏网’”,何以之故?原来,当时北京“文联”秘书长要把林斤澜打成“右派”,可惜一番折腾,仍让林斤澜逃脱了,因为“专案”的结论竟是此人“没有材料”。
谢稚柳书札:致吴(之四)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札  思想感情  综合体  王羲之  作者 
描述:偶然欲书的里5种自然的韵昧了,情感稍纵即逝,一不可再。[第一段]
谢稚柳书札:致吴(之五)
作者:吴泰 释文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交流  书札  文化修养  电脑时代  传递信息  现代人  低俗化  文言  白话  书写 
描述:代的一大憾事。[第一段]
谢稚柳书札:致吴(之六)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札  七十年代  经济困难  作画  写字  纸质 
描述:材质的随意性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谢师公在七十年代以前.无论写字作画对纸的要求都非常高。以前写字作画都较工细.故对纸质的要求更加严苛:然而自七十年代开始,书法由老莲钵旋而学张旭草书;绘画则由工转粗:而且时值经济困难,百物奇缺.也由不得你去挑三拣四的,[第一段]
谢稚柳书札:致吴(之八)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札  谢稚柳    收藏  书法 
描述:有目的学习与无意中发挥谢师公于七十年代开始专门研究,学习张旭的书法,尤其是学习《古诗四贴》如醉如痴。张旭草书,变化多姿而不失规矩;书写时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张弛有度;书体雄强奇伟,纵逸豪放,神采风扬,大有急雨旋风之势。在布白章法安排上,疏密悬殊,采取较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第一段]
谢稚柳书札——致吴(之七)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记  《淳化阁帖》  传播工具  赵光义  宋太宗  唐人  书法  摹本  收藏  文体活动 
描述:一段]
浮尸为走失华男 其姐说文翰患抑郁症 侨报记者邹斌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浮尸为走失华男 其姐说文翰患抑郁症 侨报记者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