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代陆机批评研究
作者:刘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机  明代批评  创作  理论  诗史地位  胡应麟  许学夷 
描述:前代对其总体风格的评鉴,而进一步阐释,将观点落实到作品分析中。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陆机拟古诗的评价。各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明代后期,胡应麟建构了自己的诗歌体系。将陆机放在完整的诗歌史上做出观照,品鉴
明代戏曲「汤评本」研究
作者:翁碧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评本  戏曲评点  戏曲理论  明代戏曲  明代书坊 
描述:「劇本作者」、「劇本創作年代」與湯顯祖生平的關係,以探討湯顯祖加以評點的可能性;二是藉由板式與插圖進行「評本刊刻地」的考察,觀察明代刊刻湯評本的現象,藉以判斷書坊作偽的可能性與型態;三是針對「同劇作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科技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和《牡丹亭》才子佳人的爱情喜剧相比,汤显祖的人生无疑是一场悲剧。他字义仍,号海若,祖籍江西临川,后迁居汤家山(今江西省抚州市)。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写下一段题词:“情
汤显祖与明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清运道人,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在世界戏曲史上,他与莎士比亚犹如两颗巨星交相辉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100名国际文化名人
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
作者:陈寒鸣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民阶层  儒学  儒者  后叶  圣人  何心隐  正宗  现实社会  罗汝芳  山农 
描述: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
明代文人结社说略
作者:郭英德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社  文人结社  明代文人  文社  说略  艾南英  会社  李攀龙  陈子龙  文学风貌 
描述:社”,都是由幕府诗人组成的诗社。“尚齿之会”最著名的是白居易发起的“七老会”,在后世一直遗风不绝。
《牡丹亭》和明代狂禅风潮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禅  禅宗思想  牡丹亭  宗教  浮屠  汤显祖  佛禅  信仰  艺术态度  自性 
描述:的根本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尽管明代论者亦或偶有提示,如吴山三妇评本《牡丹亭》卷首所言“若其所谓因缘生死之故,则从乎浮屠也”。后世以至当今学者多未就此深入开掘立论。虽也有人看到那。不可忽视的影响
明代的审美世俗化运动及其启示
作者:樊美筠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宏道  大众化  李贽  审美取向  通俗文学  世俗化倾向  “雅”  启示  《金瓶梅》  汤显祖 
描述:学术界目前对审美大众化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大都偏重于将其当作一个给定的事实。然而,要深入理解当代文化中的审美大众化趋向,很有必要将其作为动态的历史过程来考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代的审美大众化乃是历史上的审美大众化的一种继续和完成。其实质是艺术与大众的关系问题
明代“越中派”曲论初探
作者:徐宏图  来源:戏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中派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词叙录》  《曲律》  曲论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四声猿》  南戏 
描述:明代“越中派”曲论初探
明代一条鞭法问题研究
作者:陈世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赋役制度  赋役不均  明中后期  封建社会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  王安石  商品经济  国家官吏  封建统治者  免役法 
描述:属一种役法的改革(和北宋王安石免役法是一脉相承的),并未涉及到田赋改革的问题.另外,一条鞭法是谁开始创行的也有不同的说法.本文试述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