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简论《通典》的产生与唐中叶的政典之风
作者:郝润华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典  杜佑  节度使  唐人  体例  中叶  十七年  家庭出身  淮南  周礼 
描述:《通典》是唐人杜佑所的一部典志体史书。杜佑(734—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僚家庭出身,年轻时以荫入仕,先随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韦元书
明代“医林状元”龚廷贤医考证
作者:徐春娟 裴丽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万病回春  寿世保元  鲁府禁方  考证  盱江 
描述:明代江西名医龚廷贤学验俱丰,勤于笔耕,其著作数量之多、版本之繁富,在古代医家中似未有所见,并饮誉海外。此系国内首次对其各著作成书年代、内容宗旨、学术影响、版本流传及国内馆藏情况进行系统考证。
《卫济宝书》:最早记载“癌”的医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宋代  宝书  王安石  肿疡  恶性肿瘤  最早  记载  病名  公元前 
描述:聚"都是指肿
读黄永年先生《茭蒲青果集》
作者:曾旅宁  来源:书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早期著作  中华书局  出版  得名  读者 
描述:黄永年先生逝世六周年了,中华书局新近出版了他的早期著作集《茭蒲青果集》,这应该是对他老人家的最好纪念。捧读遗编,加上前些日子到常州访古,曾流连于黄先生早年居住并读书写作的青果巷贞和堂故地(此宅前门为青果巷、后门为茭蒲巷,此为《茭蒲青果集》得名之由来),难免有些感想,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参考。
钱茂伟《王应麟学术评传》
作者:张昊远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研究成果  时代背景  宋元时期  史学转型  叙事史  相关研究  中国传统  评传  作者 
描述:史的理解,将王应麟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一切从历史的起点理解王应麟的人生轨迹,展示了
《卫济室书》:最早记载“癌”的医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肿疡  王安石 
描述:早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有“癌”的病名,约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礼·天官》中,记着“疡医下士八人,掌管肿疡……等病”。“肿疡”这个词,宋代王安石注为“肿疡聚而不散”。可见包括肿瘤在内的疡病已归专科疡医治疗了。
(荷兰)包乐史《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评述
作者:聂德宁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荷兰的汉学之所以能够在欧洲的汉学界独树一帜,其根源之一在于荷兰早期的汉学是为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殖民地政府服务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荷属东印度内华人社区及其与中国广东、福建沿海省份家乡的关系作运用研究。
此书可待成追忆:重读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
作者:于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7年,赴广州参加非常国会。1919年,出任国会宪法起草委员
论社会进步的标准/李军;杨炳勋指导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初探
作者:霍福广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论社会进步的标准/李军;杨炳勋指导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初探
强镇富民华章———乐史故里黄陂镇致力“赶超发展”掠影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黄陂镇位于宜黄县西南部,东傍中港乡,南依东陂镇,西临乐安县谷岗乡,北濒二都镇,距县城34公里,全镇总面积2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万多亩、山林面积24万亩。现有人口23190人,辖18个村,130个村小组,农业主导产业为烤烟和优质稻生产。该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宜宁公路穿境而过,黄水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