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66)
报纸(67)
图书(8)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1)
地方文献 (25)
才乡教育 (11)
非遗保护 (7)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2(49)
2011(54)
2010(43)
2007(19)
2004(12)
1996(11)
1989(6)
1986(6)
1982(5)
1963(2)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4)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3)
中国戏剧(3)
新课程.教师(1)
戏曲研究(1)
文学评论(1)
今日民航(1)
新建筑(1)
创作评谭(1)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
对联与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闫会才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中学语文教学  梅花岭记  下句  洪承畴  中学语文课  王安石  板铁  诗经  导入语 
描述:雅颂。说:“王安石是大家熟知的政治家、文学家。有一次上朝,他见到刘(分文)便口吟上句。王安石的意思是想用对句的形式将对方一军。没想到刘(分文)脱口对出了下句,王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要问:风雅颂明明是三诗,这里怎么说成四诗呢?(稍停顿,让同学们思考)。好,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二首》(板书)。先看有关介绍《诗经》的注释。”(通过看注释,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雅分大雅和小雅。) 学习《梅花岭记》的时候,我也给了学生一副对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作者:吴积兴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教学实录  中国文人  网页  歌头  水调  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变法  知人论  精神家园 
描述:《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略论中国古代书院及其教学
作者:邓存瑞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古代书院  学术研究成果  教学方法  陆九渊  质疑问难  教学内容  学术交流  教育教学  师生关系 
描述:略论中国古代书院及其教学
诗歌与历史教学
作者:曹庆文  来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诗歌  王安石变法  社会生活  历史课堂  《诗经》  《三国演义》  《三国鼎立》  历史教学大纲  初中历史教材 
描述:诗歌与历史教学
单元教学系列辅导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单元教学  林觉民  新格律诗  论证方法  环境描写  驳论文  语言特色  反驳方式  王安石  《“友邦惊诧”论》 
描述:单元教学系列辅导初二册第七单元[教学提要]一、比较记叙文与议论文的不同的体裁特征,了解其运用的主要表这方式。二、理解同一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是怎样具体运用的。三、分析记叙文中适当穿插议论
简论史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张德树  来源:滁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内容改革  王安石变法  创新能力  运用史料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  教学  材料处理  论史  高中历史 
描述:史料的运用在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在长期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注重史料的运用,以此作为培养学生“材料处理”能力的基点和“创新”能力的起点,作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尝试。
《别董大》教学设想
作者:范暹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适  教学设想  王安石  老师  同学  小组讨论  激趣  板书  陆龟蒙  范读 
描述:一、激趣引题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谜语故事:传说古时候,一场大雨阻隔了四个路人。四人便躲在路边的一座破庙里避雨。雨停后,正待继续赶
中学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
作者:罗国干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传统美德教育  华民族  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  历史学科  范仲淹  李大钊  北京保卫战  王安石 
描述:中学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罗国干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梅花》教学案例
作者:潘照团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案例  《梅花》  三年级  上册  王安石  小学  语文教学 
描述:[案例索材]三年级上册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一段]
让古诗教学扎实而灵动
作者:张敏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引导学生  诗歌  教师  情感  想象  语言文字  乡愁  老师  王安石 
描述: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常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在诗外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