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0)
报纸(52)
学位论文(22)
会议论文(6)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2)
地方文献 (99)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6)
2012(29)
2010(16)
2009(18)
2007(23)
2002(13)
1998(10)
1997(10)
1991(8)
1960(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9)
艺术百家(7)
四川戏剧(5)
文教资料(2)
新课程.教师(1)
书城杂志(1)
南风窗(1)
文学遗产(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全国新书目(1)
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揭晓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评论  中国文联  评论文章  一等奖  牡丹亭  戏剧 
描述:获奖文章是在11个全国性文艺家协会、30个省区市文联及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报送的309篇参评文章中,经初评、复评、终评
戏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戏剧  比较文学  文学史  作家评介  戏剧评论 
描述:究和跨文明研究的方法,从梦的角度试图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首先探讨两位大师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然后从“善情”、“恶情”、宗教和戏剧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梦在汤剧和莎剧中的作用
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杜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薛宝钗留下的启示
作者:盛清波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薛宝钗  林黛玉  牡丹亭  大观园  注意选择  启示  批评  嫉妒  阅读  禁书 
描述:黛玉脱口说出《牡丹亭》中一句唱词。在当时,《牡丹亭》在禁书之列,阅读是犯忌讳的。宝钗觉察后,暗记在心,事后单独找黛玉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致使黛玉大为感动,竟改变对宝钗“心里藏奸”的看法。
论90年代女性散文
作者:韩小蕙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女作家  散文创作  知识分子  批评  年代  精神家园  天地人  写作  王英琦 
描述:无聊碎片,真没意思。每逢这种时候,我都专注地听着,记录下他们批评的要点,思索着他们的道理,然后对照自己的观点,反复比较和审视。再扎到散文创作
编辑生活絮笔(九)
作者:滕明道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编辑工作  剪刀加浆糊  作者  地方  施工图纸  故事  批评  提纲  方言 
描述:不该批评王安石不知道是不是从北宋时代开始的,人们就一直流传着一个王安石错改他人诗稿的故事。说是王安石有一回,路过一个小地方。当地一位诗人拿了自己写的一首诗,求教于王安石。诗中有两句
论《西厢会真传》为闵刻闵评本——与罗杭烈、张人和两位先生商榷
作者:蒋星煜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汤显祖  王骥德  社会科学  批评  著录  评点本  关汉卿  老夫人  关键问题 
描述:说,即使是“杂烩”,系何人所烩,亦即何人下厨司庖,也不能不谈。
王安石《字说》的盛与衰
作者:钟来因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字学  宋人笔记  苏轼  传世  著作  政治斗争  鹤林玉露  批评  文集 
描述: 传世的《王文公文集》有一百卷,文集中收录了王安石一生的主要著作,小而至于一首五绝,或一篇无名之辈的墓志,都因此而传世;可是王氏的一部皇皇二十四卷的《字说》(另说为二十卷),却不知因何亡佚,不传于后世?笔者虽不专治文字学,但这个谜却是几十年来时常萦绕胸际的.
《西厢会真传》为闵评说质疑——与蒋星煜先生商榷
作者:张人和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汤显祖  社会科学  批评  不同版本  曲文  王骥德  评注  作者  证据 
描述:西厢会真传》的题评作了对比。实际
王安石与孟子
作者:杨志玖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司马光  孔子  井田制  先王之道  批判  科举考试  四人帮  批评 
描述:在“四人帮”横行时期,王安石曾被称为尊法反儒的法家,批判孔孟之道的旗手。这是真实的吗?不是!王安石不仅对孔子尊崇备至,他对孟子的崇敬也远过于和他在政治上对立的所谓孔盂之徒的旧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