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体备查
-
作者:刘湘峰 魏建国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异体 备查 长江 心情 封建社会 临川 表达 使动用法 政治家
-
描述:异体备查
-
托物言志 含蕴有味
-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言志 古典诗词 表现手法 表达 王安石 作者 作品 诗法 主旨 客观事物
-
描述:诗法指津"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
化诗为画悟诗情:古诗《秋思》教学一得
-
作者:张萍 来源:新课程(小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籍 王安石 秋思 悟诗 古诗 作品创作 写作背景 表达 诗说 洛阳
-
描述:的写作背景。了解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因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使已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
-
凄婉深挚,沉郁悲凉: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赏析
-
作者:嘉树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沉郁悲凉 晏几道 表达 赏析 画屏 时代 由盛而衰 感情 晏殊 黄庭坚
-
描述: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他生活的时代自仁宗、神宗、哲宗至徽宗,正是北宋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也恰好映照了他由富贵公子沦为穷困潦倒的失意文人的一生。他的词风格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晏殊官至宰相,后虽罢相外任,但晏家一直声势显赫。因此晏几道早年家境极好,父亲去世
-
戏曲意象初探(一)
-
作者:方李珍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化 戏曲意象 文学意象 牡丹亭 信物 舞台美术 手法 爱情 舞美设计 情感
-
描述:蒋寅先生在《物象、语象、意象》①一文里指出,意象一词由于语义的感性化,导致了学术上的众说纷纭,甚至于观点南辕北辙,无从对话,因而只有在对意象的概念完全界定清楚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其理论体系。这似乎有些悖
-
对话刘韧
-
作者:祝雪霏 李健杰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风格 游园 杜丽娘 寻梦 情感 爱情 构思 牡丹亭 电脑 收藏
-
描述:忆》,属于比较怀念过去的生活的;像《游园》、《惊梦》、《寻梦》都是对古代美好爱情的向往。就像写日记一样。
-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电影《游园惊梦》与小说的比较
-
作者:张水巍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电影节 白先勇小说 杜丽娘 昆曲 牡丹亭 荣华富贵 柳梦梅 情感 中国传统戏曲
-
描述:梦》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除了那折差不多快被人忘却的凄美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出戏(电影《游
-
日常中的“牡丹亭”
-
作者:黄沾衣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静物画 绘画作品 日常生活 绘画主题 抒情色彩 艺术家 叙事性 生活中 情感
-
描述:在静物画中,阎平赋予其同等的生命张扬;而在她的系列绘画主题中,则始终贯穿着强烈的叙事性架构和用力突出的抒情色彩。阎平以日常状态进入绘画,她的绘画题材看似毫无惊奇,甚至更为尽力地日常化。欣赏她的绘画作品,内容包括静物、母与子的日常生活情形,以及小
-
此处应是佳地
-
作者:赵剑华 来源:草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秩序组织 和谐 果实 韵律 脉通 情感 草坪 升位 诗歌 平民
-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