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539)
期刊文章(4484)
会议论文(79)
学位论文(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82)
地方风物 (6)
非遗保护 (6)
地方文献 (5)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5498)
2009(234)
2007(231)
2006(195)
2005(196)
2002(143)
2001(159)
2000(130)
1998(102)
1995(116)
按来源分组
齐鲁石化报(5)
唯实(5)
经营管理者(3)
声屏世界(2)
历史学习(2)
粮食科技与经济(1)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科技进步与对策(1)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
领导科学论坛(1)
关于弛禁派的几个问题
作者:林有能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弛禁  道光帝  许乃济  鸦片输入  禁烟  主张  代表  琦善  黄爵滋  白银外流 
描述:1729)年颁布第一道禁烟谕令以来,各朝禁令屡下,迄道光帝即位,更为严厉,并付之行动.
中共中央台办召开第三次党员大会
作者:暂无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央台办  纪委  机关  党委  张铭清  选举  代表  党员大会  召开  主任 
描述:本刊讯8月29日.中共中央台办召开第三次党员大会。中央台办陈云林主任,李炳才常务副主任,王富卿、周明伟、王在希副主任,孙亚夫、张铭清主任助理出席会议。大会审议并批准王富卿同志代表中央台办第二届
陈亮务实求变的实学思想简述
作者:李怀仁  来源:资料通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学思想  事功  陈亮  道学  陆九渊  叶适  朱熹  代表  政治主张  务实 
描述:学派。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是当时最为激进的思想。一、主中兴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张陈亮生活的时代,正是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抗战和妥协斗争极为激烈的时期。面对朝廷苟且偷安的腐败现实,随波逐流、醉生梦死者有之;安坐待时,空谈心性者有之;主战
西汉南越王相吕嘉遗族人滇及其历史影响试探
作者:杨兆荣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王  西汉  西南夷  越人  大夏  历史影响  迁徒  中农  代表  多民族国家 
描述:南方向通往大夏道路上的障碍,但在客观上开辟了从东南沿海通往西南腹地的交通,加速了西南夷中农耕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增强了他们的向心力,有利于古代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国学”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 经学浅释(六)
作者:陈安  来源:商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王学派  陆九渊  国学  阳明学  浙东学派  明代  王守仁  南宋  代表 
描述:陆王学派陆王学派是宋明理学的又一重要流派,其创始人是南宋陆九渊,杰出代表是明代王守仁(王阳明),因此得名陆王学派。陆王学派的核心是唯我。朱熹主张先格物再至知,陆九渊则认为格物和至知是并行不悖的。王阳明则在陆九渊的基
字说
作者:龚令民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史  陈寅恪  太阳  许慎  代表  英国人  说文解字  化成  天地人 
描述:如果你问英国人,太阳为什么是sun,他肯定答不上来;同样的问题假如你问中国人,估计只要上过学的都觉得你挺无聊。记得小学一年级刚识字那会,老师就不厌其烦地说,日最初是一个带点的圈,圈代表太阳,点代表
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办好《台湾工作通讯》:国台办主任助理张铭
作者:暂无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组稿  发行工作会议  工作通讯  编辑部  创刊  办刊  支持  中央台办  张铭清  代表 
描述:,重点
浅谈“人比黄花瘦”
作者:吴学伟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情趣  黄花  易安  王世贞  社会环境  音律  宋代  晏几道  文官制度  代表 
描述:李易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这句,历代评家多有叹赏,基本上都对句中"瘦"字称妙。明·王世贞的意见可为代表:"
走出广昌物流之路
作者:刘福建  来源:物流时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物流  毛泽东  塑像  农民 
描述:在广昌政府大门内矗立着一尊象征红军和农民并肩战斗的革命烈塑像,塑像底座的石碑上镌刻着毛泽东那首题为《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的词: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第一段]
幸福的农民何文渊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民其实像艺术家一样,甚至更幸福,可以看着自己栽种的‘作品’慢慢成形,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品尝。”近日,在龙海市白水镇栽种台湾莲雾达十年之久的台湾农民何文渊对记者如是说。 今年54岁的何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