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03)
报纸(1490)
图书(38)
学位论文(29)
会议论文(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97)
红色文化 (90)
地方文献 (68)
才乡教育 (12)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0(451)
2007(125)
2006(82)
2005(75)
2002(42)
2001(41)
2000(81)
1997(68)
1982(54)
1957(47)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36)
文艺理论与批评(22)
理论与创作(3)
大家(2)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
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南都学坛(1)
团结报(1)
中国档案报(1)
江苏政协(1)
还可以克扣点儿
作者:刘绍雄  来源:大众文艺:上半月(快活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还可以克扣点儿》  故事  文学   
描述:裁缝店里的生意不算景气,但也不太冷清。店掌柜是一个很抠门的家伙,就爱偷工减料,盘剥顾客。
年轻真好
作者:周礼  来源:当代职校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年轻真好》  散文  文学  周礼 
描述:有人说:“年轻的时候无论想什么那都叫理想,但当年轻逝去的时候,你想什么都是梦想,那也只能是一个梦。”当韶华渐渐远去,自己正一天天衰老时,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歌词听错也疯狂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词听错也疯狂》  当代作品  文学   
描述:1.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我怎么听都是“你只属于我的那碗面”!2,听梁静茹的《宁夏》,里面有句“知了也睡了,安静地睡了”,听成“吃了也睡了”,当时还惊呼:昨有如此生动的歌词呢!
追求轰动效应是私欲在作怪
作者:顾仁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轰动效应  私欲  县委书记  形象工程  领导干部  李源潮  培训班  同志 
描述:李源潮同志在第一期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上报告说,要心里装着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追求虚假指标和轰动效应,不搞不切实际、违背科学的瞎折腾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笔者以为,李源潮的讲话指出了不少领导干部的一个突出问题。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学>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空军济南机场土地顺利交接 忠兴亮焉荣竹张建国出席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9年的空军济南机场迁建工程顺利完成所有关键性工作。交接仪式上,济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忠兴、政委亮,将
山这边 山那边(外一篇)
作者:刘绍良  来源:大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这边  山那边》  散文  文学   
描述:云南多山。山成了我的精神依托,山也阻碍了我探询的目光。因此,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的一颗燥动的心,渴望成为一只鹰,从某座山巅起飞,翱翔于蓝天之下,万仞之上,或者,极目无垠的万倾碧波之上,去舒展一腔豪情,去拥有一份空灵。倦了,随意地敛翅于某座山巅,歇脚于某棵大树,甚至,结巢于某个虬结的枝桠。
《周礼正义》点校商榷
作者:汪少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用力甚勤,校点甚精,令人钦佩。这部86卷的巨著涉猎广、难点多,点校者万得之隙也不免有半失之差。现将《周礼正义》第11—12册所见点校失误140余处条列如下。
向着无限的彼岸眺望——读英散文集《触摸》□高玲
作者:暂无 来源:常德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庸常的生活窒息着大多数人的梦想,毫无征兆,无声无息,一切都以悄然的姿态完成。 在今天这舒适得让人感到残废的生活中,人往往会陷入到一种无意识的存在状态。麻木成为这个时代的通病,并且仍在不断蔓延,就像那些日夜侵蚀着河流的滩涂。人因此而慢慢丧失了那种深入骨髓的痛感与快感,目光所能触及到的歌舞升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