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代医学家李梴及其《医学入门》的现代研究
作者:徐春娟 陈荣 裴丽 邓棋卫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梴  医学入门》  现代研究  综述  学术性 
描述:明代医学家李梴,字健斋,明朝江西旴江地域南丰县人,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之一。约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早年因病学医,博览群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行医于江西、福建两省。晚年,将其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学术心得,
从《周礼》看上古医学档案的管理制度
作者:和赣红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医学档案  管理制度 
描述:《周礼》是古代儒家经典代表著作之一,内容包罗万象,堪称上古时期的知识宝典。在这部著作中,完整记载了上古医学档案的种类及管理制度,为我国现代社会的人们研究古代医学档案管理制度提供宝贵的资料。
新安医学儿科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探讨
作者:尚莉丽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儿科  学术成就  新安医家  小儿惊风  重要组成部分  导赤散  许豫和  烧针法  徐春甫 
描述:门从事儿科或兼治儿科疾病的医家有50余人,撰写儿科著作80余部,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儿科医家为徐道聪,最早的儿科专著为刘锡的《活幼便览》,第一部研究儿科医案的专著为《名医类案》,最有影响的儿科著作当属清代程云鹏的《慈幼筏》,何鼎亨的《活法启微》与许豫和的《许氏儿科七种》。王君萃的《小儿烧针法》是介绍以烧针
旴江医学喉科“喉针”流派溯源
作者:谢强 魏小明 杨淑荣 周思平  来源: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旴江医学  喉科  喉针  咽喉科针灸疗法  危亦林  中医学术史  中医流派 
描述:枪)等特色治疗。因此,喉科"喉针"流派在旴江流域得以兴起、广泛传播及流传后世,对我国喉科的发展、兴盛、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清代著名新安喉科医家《重楼玉钥》作者郑梅涧的父亲郑于丰、叔父郑于蕃,曾受业于旴江流域南丰喉科名医黄明生,因此专业喉科,相传至今已历十二代。
春日登金山寺
作者:暂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日登金山寺》  《春日登金山寺》  诗词  诗词  文学  文学  诗集  诗集 
描述:大地添新绿,滔滔江水环。烟迷京口渡,波涌寺金山。两岸开城郭,千峰叠翠鬟。古今多少事,浪迹在人间。
王安石诗文选读
作者: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七三级工农兵学员注译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文学  中国  中国  南宋  南宋  别集  别集 
描述:王安石诗文选读
从儒士到名士到戏剧家——浅析汤显祖的儒家思想
作者:陈烨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  汤显祖  汤显祖  儒家  儒家  文学  文学 
描述:从最初的一名儒士而后成为名士,最后投身于文学创作中,成为古代中国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骨子里一直承传着传统的儒家思想,而其身份的转变正是源于他思想的变化。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学>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吴虞集
作者:赵清 郑城  来源: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作品  中国  现代  选集 
描述:吴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