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66)
报纸(787)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6)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25)
地方文献 (58)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1)
2011(524)
2010(514)
2007(386)
2004(215)
2001(219)
1994(209)
1986(160)
1979(36)
1962(13)
按来源分组
同舟共进(12)
新闻战线(7)
中学生(6)
中国花卉盆景(5)
河南社会科学(3)
中华书局(2)
成长(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新会计(1)
重评王安石变法--兼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及其他
作者:赵文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  王安石变法  资本运营  文彦博  司马光  政治制度  区域经济  大春作物  军事哲学思想  青苗法 
描述:时间最长、涉及人事最多的却是所谓“王安石变法”。直到今天的现代人,对宋代“王安石变法”仍难以用一种统一的标准从容客观地认识当时变法的得与失,因为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问题,这就是现代社会所
一幅没有题名的舒同墨宝
作者:田方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人帮”  人口迁移  毛主席诗词  书法家  《旅夜书怀》  抗日根据地  中国移民史  抗日军政大学  《陕西日报》  无产阶级革命家 
描述:一幅没有题名的舒同墨宝
小谈文章语言的两种修饰技法
作者:唐跃宁  来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俗语  朱熹  文字  知识分子  修辞效果  词语  邓小平  重要作用  王安石 
描述:什么是“修饰”,宋代朱熹解释曰:“修饰,谓增损之”。亦即缺少的,则加以增添,多余的,则加以剪除,使文章更加漂亮,即为“修饰”。俗语说得好:“人是桩桩,全靠梳妆”。一个人若按自身的情况作一定的“增损
刍议感悟型文章写作的训练方式
作者:张剑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  中学生  文章写作  作文  写作对象  历史人物  王安石  成就事业  生活中  直觉 
描述:由于对高分作文的追求,许多中学生喜欢以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而又对这人物知之不多,理解不深,常常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的文字,表面看来,美丽可人,但内里空洞无物。于是我们提倡写作感悟型的文章,它要
寓情于景 平淡中见真情——赏析《书湖阴先生
作者:赵新民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寓情于景  宋代文学  王安石  白描手法  描绘出  七绝  茅檐  家庭  扫净  诗篇 
描述:寓情于景 平淡中见真情——赏析《书湖阴先生
林彪为什么看中苏轼
作者:师众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林彪  修正主义路线  反革命  大地主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  变法派  两面派  座右铭 
描述:派。在北宋时期,围绕着王安石变法,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儒法斗争。王安石针对当时“富者财产布满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的社会矛盾,从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尊法反
桃花的期待
作者:熊磊 黄松海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需要  湖北松滋  入胜  无穷  黄松  中学  处子 
描述: 春天来时,我想,桃花开了,得去看看。桃花盛开时,我想,真得去看看了。然而却一直没有空闲,我也
作文与做官
作者:彭广军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做官  作文  欧阳修  王安石  文章 
描述:官大文章好,似乎已成为官场通则,好不好下属都得说好,而且声音要响亮。自古以来,做人官写锦绣文章的人当然有,比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但那是异数,属于凤毛麟角。
芳小小说两篇
作者:刘国芳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察  妻子  东西  王安石  小小说  晏几道  故事  放下  点头  临川 
描述:我们找你他对面那套房子好久都空着,没住人。但有一天,有人搬来了。这户人家搬来的当天晚上,就有人来敲他家的门了。他开了门,看见一个提包的人站在门外,这人说:"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他说:"我姓杨,但不叫杨处。"门外的人看看他,忙说:"对不起,我敲错门了。"
玉女OK
作者:唐本  来源:草地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晏几道  王昭君  九寨沟  跳舞  苹果  心脏病  大学  学校  知识分子 
描述:两种生活,一种是燃烧,一种是腐烂。——谚语双休日又到了,年仅四岁多的小孙儿对我说:“奶奶,我们又去河边看玉米山嘛。”我纠正说:“是玉女山。”小孙儿说着就使劲拉着我往门外走。真拿他没办法。他太调皮了,我一人管不住他,只好叫他的爷爷赵忠和我一起去。走到校门口,我给门卫老杨打了个招呼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