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平面媒体不应是“哈哈”的载体
作者:朱裴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平面媒体  广告商  电视购物  明星效应  媒体广告  虚假广告  金钱利益  法律手续  黑社会  矿泉水 
描述:平面媒体不应是“哈哈”的载体
让学生学在哲学课堂
作者:沈道权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课  哲学观点  形式多样性  对立统一  哲学课堂  王安石  抚养孩子  知识的理解  增强学习  教师 
描述:让学生学在哲学课堂
人知其 不知其悲
作者:王延辉  来源:当代小说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闲情偶寄  明代戏剧  万历  舞台  儒林外史  嘉靖  吴敬梓  作品 
描述:若不读《牡丹亭》全本,仅看后人删削淹留的舞台之作,便会以为这部明代戏剧无非也是小姐怀春、公子痴情、感天动地、终成眷属的老套戏法;更会误认为剧作者汤显祖只是个舞文弄墨闲情偶寄的无用书生。其实大谬。汤显祖可不是等闲人物。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十四岁进学,二十一岁中举,二十八岁时已文名颇响。但
西周宫非1463人
作者:邱云飞 郭珂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乐官  儒家学派  《周礼》 
描述:长期以来音乐界依传世<周礼>为据,认为西周乐官人数是1463人,事实上只是儒家学派虚拟的数字.
钧交友和行迹考
作者:欧阳伟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友  行迹 
描述:0多岁就走南闯北,其整个青壮年都是在幕僚生活中度过的,这种经历让他接触了大量的文人学士,如翁方纲、曾燠、徐承恩、刘芙初等人;钧的行迹以其还乡为划分界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钧《耳食录》与道教
作者:刘婧芳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耳食录》  道教  明清 
描述:个人经历、交友与所处时代环境的结合让钧产生了道教情结,并反映在他的小说《耳食录》中,且道教文化对《耳食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作者的儒道结合思想,而且为小说提供了丰富奇幻的意象,为小说增添了
简说《周礼》“德”
作者:邓安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简说  道德精神  忠孝  “忠”  “中” 
描述:以“中”为忠孝之“忠”,以“庸”为“有常”,认为“中、和、祗、庸、孝、友”都是指道德精神。
钧卒年辨
作者:李金松  来源:书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卒年  《清史稿》  清中叶  文学家  钱仲联  诗人  游幕  清代 
描述:钧是江西临川人,清中叶著名诗人与骈文家。钧原名宫谱,后易名钧,字符淑,号莲(亦作廉)裳,行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清史列传》卷七十二、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有传。由于家贫,钧先后游幕岭南
论小说应是小说艺术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绪论之一
作者:金汉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发展历史  现实主义  文学史观念  艺术发展史  文学艺术  小说美学  小说艺术  结构主义 
描述:社会发展史+文艺运动史+文艺思想斗争+按编年顺序或贡献大小、地位高低排列的
论小说应是小说艺术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绪论之一)
作者:金汉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小说应是小说艺术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绪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