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14)
报纸(920)
图书(379)
会议论文(22)
学位论文(2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10)
地方文献 (185)
地方风物 (50)
宗教集要 (28)
非遗保护 (28)
红色文化 (26)
才乡教育 (21)
文化溯源 (9)
按年份分组
2010(166)
2009(134)
2008(113)
2005(105)
2004(107)
1999(80)
1996(75)
1995(67)
1992(29)
1991(29)
按来源分组
大舞台(3)
经济论坛(2)
商场现代化(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
黑龙江珠算(1)
华乐出版社(1)
当代医学杂志(1)
上海工业(1)
中国城市金融(1)
财经科学(1)
中国发展,更应是中华文明的复苏和传播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发展,更应是中华文明的复苏和传播
生物生产力应是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重点
作者:杨胜利  来源:生产力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产力发展  社会生产力  发展战略  劳动力素质  科学技术  资源短缺  战略重点  生物生产力  能源  第一生产力 
描述:我国生产力发展战略应以生物生产力作为战略重点。理由是: 第一、这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国情是生产力落后,能源交通紧张,资源短缺,劳动力素质差,农业人口多,地广人多,市场大等等。因此,我们的战略重点选择必须适合这个国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试论中国诗歌与谜语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作者:任蒙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诗歌  谜语  中华民族  源流  文化史  表现手法  隐语  王安石  郭沫若  文学性 
描述:诗歌和谜语,在我国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抑或是这两种艺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长期以来分别处于“雅俗”悬殊的地位,人们才忽略了对它们的共同源流、相互影响和发展的研究。本文对此试作一次粗略的寻考与浅探。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宗教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马运荣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  社会主义社会  适应 
描述:本文以哈尔滨市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为例,论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必然性。
“王英体”,中国古体诗发展之新路
作者:饶学刚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还在耕耘啊!这段话,表明着王英先生的诗歌创作已进入新阶段,实现两个跨越:一是由民歌体进到古诗体的创作跨越,一是由实践创新进到艺术探微的研究跨越。这对于一位农民诗人来说,极不容易,精神宝贵,全国罕见。 诗歌创作,不仅是我,而且有相当多的作者长期处于困惑和徬徨中。写几首诗容易,出高意境作品难,所以我不大写诗。我退休闲居寒斋后,不断接待来访的文学青年,其中一位出版过诗集、很有才华的业余诗作者给我来信,诉说他新诗创作的苦恼:“新诗如何写,我该如何写?在傍徨,在探索”,“新诗的名誉不大好。究研其原因,我也说不出。诗发不出去,质量也上不去,所以我最近写得不多”。后来,我还不断地听到“新诗危机”的哀叹声。长期以来,我也找不到很好的答案。问题出在哪里?我想问题不是出在你选用的是散文式、回文式、宝塔式、楼梯式、集句式、曝括式、骈体式,还是韵律式等格式上,而是出在你诗作内容形式上的太自由化了,太虚幻化了,太散文化了,太欧式化了,意境太懵懂化了,韵律太拗口化了。
人间更有痴於我:《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作者:白化文  来源:书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工作  中国  汤显祖全集  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描述:人间更有痴於我:《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目标: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访中国国泰证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
作者:谈微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投资银行  中国  金融机构  中国国泰证券有限公司 
描述:目标: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访中国国泰证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20世纪:陈聆群音乐文集
作者:陈聆群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近代  文集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现代  文集 
描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20世纪:陈聆群音乐文集
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
作者:曾遂今  来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大众化  文艺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描述: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
绕不过的陈寅恪——评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作者:蒋爱花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政治史  陈寅恪  黄永年  表面现象 
描述:洽的逻辑框架来统领数百年纷繁芜杂的中国政治,而不仅是表面现象的罗列?如何在传统史料的分析中洞见合理合情的宏观关照,而不是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