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经验找差距理思路谋发展□市农业局王益明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嵊州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这次市委、市政府组织赴桐庐、江山、诸暨三个兄弟县(市)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和工作思路,通过实地看变化、坐下听介绍、相互谈体会,深受触动和感慨,无论是他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乡面貌变化,还是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建设,都令人感到惊讶和佩服,我们与之相比深感差距在拉大,压力在增加,特别是他们的发展理
-
学典型 争先进 仙居掀起学习王益群先进事迹热潮
-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张肖斌通讯员周国平)连日来,仙居县官路镇原纪委书记王益群的先进事迹经《浙江日报》、《台州日报》头版深入报道以及浙江卫视连续播出后,仙居社会各界学习王益群先进事迹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3月28日和30日晚上,当浙江卫视播出王益群事迹的新闻时,仙居县纪委组织全体干部收看,还专门安排人员将
-
王应麟《姓氏急就篇》与宋代姓氏学及姓氏教育
-
作者:罗容海 来源:寻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急就篇 急就篇 姓氏 姓氏 王应麟 王应麟 宋代 宋代 百家姓 百家姓 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 四库馆臣 四库馆臣 郑樵 郑樵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马端临 马端临
-
描述:姓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国语》中晋国胥臣言,"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是为姓氏之始。三代之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中华姓氏体系基本确立,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郡望、堂号、门阀等特定的概念或制度,姓氏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发
-
元代陆学士人的日常空间与社会关系网络:以李存《俟庵集》为中
-
作者:周茶仙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陆九渊 李存 陆学 道教
-
描述:学的思想生命力,更显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各学派、信仰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郑玄礼学体系管窥:以藏冰用冰和五祀说为例
-
作者:刁小龙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礼学体系 《周礼》 藏冰 用冰 五祀
-
描述:弃之不用。据此,可见在礼学经典内部矛盾抵牾之中,郑玄也遵从《周礼》以调和众说,构建礼制。然而既然《周礼》文本存在矛盾,而郑玄在其中又有所去取,那么郑玄所依据的不过是理想的文本而已。
-
清人潘克溥的《诗经说铃》:一部淹没在《诗经》学海洋中的“诗
-
作者:张鹏飞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研究 诗义 诗序 孔子 文王 清人 诗三百 王应麟 择善而从 诗教
-
描述:世;采诗后别之以"周"、"召"是孔子时代编诗者别以邦域也(文王
-
周礼全对格赖斯隐涵理论的发展
-
作者:陈道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Grice ZHOU Liquan implicature pragmatics
-
描述:道德的和社会的合作准则.周先生所说的隐涵不仅包括了格赖斯的谈话隐涵,还包括了他的非谈话隐涵;不仅包括了格赖斯的非约定隐涵,还包括了他的约定隐涵.二是认为所有隐涵都是应用了合作准则或语境这些语用因素后而产生的,因此“隐涵”是话语的语用意义而不是语义意义,而格赖斯认为约定隐涵是一种仅仅根据语义规则或广义语义规则的意涵.
-
《周礼》中体现王权制约思想之制度及其后世演变
-
作者:潘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王权 法制
-
描述:立论基础,明确的官员分权理论是王权有限性的基础。第二部分归纳并分析《周礼》中体现王权限制思想的具体制度,主要包括冢宰制度、保氏制度、内外府制度以及匠人制度。通过对具体制度的分析,探究这些制度
-
战国时期有关婚姻关系法律的研究:竹简秦汉律与《周礼》比较研
-
作者:朱红林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婚姻管理 促婚政策
-
描述:牍资料证明,《媒氏》所载基本上属于战国时期的婚姻法规。
-
《周礼·考工记·凫氏》两种解读方式之比较
-
作者:隋郁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考工记·凫氏》 去二 比值 鼓间 于口
-
描述:后者,即"去二"为依次去铣、铣间以及舞脩的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