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20)
报纸(612)
图书(105)
学位论文(100)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84)
地方文献 (172)
文化溯源 (13)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182)
2008(193)
2004(112)
2001(81)
1998(92)
1996(82)
1993(51)
1984(51)
1966(2)
1940(1)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39)
古典文学知识(18)
学术月刊(16)
学语文(5)
文史哲(4)
云南图书馆(1)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天津中医药(1)
新东方(1)
唐代教材与唐代学术文学(上)
作者:熊永涤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孝经》  《论语》  国子学  蒙学教材  颜师古  教学内容  《周礼》  崇文馆  唐王朝  学术 
描述:况愈下了。
半边风景:女性文学的散点扫描
作者:张志忠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张承志  女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写作  私人化写作  徐小斌  王英琦  作品  陈染 
描述:半边风景:女性文学的散点扫描——《1993:众语喧哗》选一(上)●张志忠蜀中无大将巾帼作先锋“我认为,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人家对人类受难后孤苦情境的表达方式。”小林插嘴说。“纯粹二十世纪的,不流泪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思想风貌与理学、文学
作者:马积高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理学家  王安石  中央集权  文字狱  宋代文学  政治制度  朱熹  儒家经典  无关系 
描述:一些问题: (一)宋代理学思想的产生,过去曾有人追溯到唐代的韩愈和李翱,侯外庐主编的《宋
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
作者:崔志远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
文学教学应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敬敏  来源: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  文学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文学作品  语文课  文学史系统  重要组成部分  分科  文学  汉语课本 
描述:是不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刘绍棠“运河文学”之美浅析
作者:马俊霞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河文学  运河文学  真实美  真实美  人物美  人物美  景物美  景物美  语言美  语言美 
描述:刘绍棠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他的作品集真实美、人物美、景物美、语言美于一身。
刘绍棠运河文学的美学分析
作者:马丽景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棠运河文学的美学分析
析刘绍棠“运河文学”之特色
作者:张丽晶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河文学  选材特色  语言艺术 
描述:在众多的作家中,刘绍棠同志是用心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的一员,并取得富有特色的成果。自从三中全会解除他身上的精神枷锁以来,这位当年的神童作家用大运河赋予的魔笛,吹奏出一曲曲田园牧歌,准确地说,应该是运河牧歌。格调清新自然,洗练流畅,而又略带几分古朴。
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与文学政治观
作者:阮忠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阅读批评  阅读批评  文学政治观  文学政治观 
描述:在北宋文坛上,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体现在诸子著述上,他识同辨异,表现了纳诸子之学入儒的思想立场。同时,他的性情合一说落脚点在经术,而不是文学的“性情”。这都影响到他为文应当补世、适用的文学政治观。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序
作者:王水照  来源:书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浩君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序言  古代文学研究  唐代文学 
描述:《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