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秋季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季  传统节日  中秋节  《周礼》  史籍记载  农历  节期  祭月 
描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建构于特殊人文背景下的人性:宝性格论
作者:余治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格  牡丹亭  文化意识 
描述:运用人物性格的有关理论原理,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牡丹亭宝的性格进行重新阐释:他是一个既有家庭责任感的严父,又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忠臣;在他身上,积淀着中国数千年流传不息的文化意识,正是
十七大精神宣讲团走进相山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十七大精神宣讲团走进相山
东京与两川:王安石、黄庭坚学的两种视角
作者:廖美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宋人学  宋人学  东京  东京  两川  两川 
描述:东京与两川的交响;再藉由"东京之子美"的王安石,把诗中忧国忧民、忧生念乱的种种心思,付诸实际的施政措施,辩证"相业"与"词宗"的离合
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适应性 □吴宏放
作者:暂无 来源:攀枝花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建设适应性指明了方向。如何围绕“十二五”时期的“主题”和“主线”增强党的建设适应性,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加强科学理论武装,使党的建设更
游客更应是“旅游日”的主体 特约评论员
作者: 杜渐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游客更应是“旅游日”的主体 特约评论员
陈道复书《诗六首》临帖分析
作者:王卫民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道复书《诗六首》临帖分析
论李优劣之争(兼对《李白与杜甫》的一点意见)
作者:张步云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王安石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与杜甫  并称  工部  检校  大夫  抑李 
描述:不分轩轾,还是优李劣?这个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进行着。争论的实质,是对浪漫主义作家如何评价的问题。从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君墓系铭并序》的“时人谓之李”和白居易《与元九书》的“诗之豪
诗《公安送李晋肃》臆说
作者:刘文  来源:岳阳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公安  李贺    入蜀  亲属关系  陶唐氏  蔡梦弼  王应麟  研究者 
描述:一些探究。先从诗题说起。早在宋代,蔡梦弼《增修工部草堂诗笺》在《公安送李晋肃》题注中就已指明:“晋肃即李贺之父,韩退之尝为贺作《讳辩》”。稍晚,王应麟《困学纪闻》,请代仇兆鳌《
从陶的典范意义看宋诗的审美意识
作者:程杰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审美意识    王安石  欧阳修  杜甫  黄庭坚  宋诗  苏轼  宋人 
描述: 北宋后期的蔡宽夫是这样描述本朝诗坛状况的:“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景祐、庆历后,天下之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始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