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应麟学术渊源
作者:马丽丽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师承  学术渊源 
描述:我们发现应麟的老师要么为朱熹一系,要么为吕祖谦一系,这就证明前面两种观点非常值得商榷,从师承来看,应麟很可能是兼综朱熹和吕祖谦两家之学的.
孟尝君传》: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作者:骆振飞  来源:福建粮食经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传》  王安石  政治家  春秋时期  粮食企业  人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描述:孟尝君传》: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资治通鉴》之三
作者:韩毓海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吕不韦  秦始皇  政治制度  王安石  司马光 
描述:奏始皇正是通过解决吕不韦集团的问题,塑造了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这种抉择的裂度和思考的深度,并不是司马光这样一味与王安石对着干的书生所能体会万一的。
本欲救民,结果困民:浅谈青苗、免役
作者:孙树方 王淑润  来源: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免役  青苗法  王安石  熙丰变法  宋神宗  助役钱  常平仓  社会生产力  《旧唐书·食货志》  廿二史札记 
描述:因为熙丰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要在解决财政困难,增加财政收入,充实国库,以应付庞大的开支。现就“青苗法”,“免役”的推行情况,分述如次。 青苗法。此法之名,系以“青苗钱”而来,至于青苗钱之名
宋初川峡地区的茶与“贩茶失职”
作者:胡昭曦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农民战争史    北宋初期  农民起义  王小波  李顺  榷茶  史料  苏辙  王安石 
描述:廷始因民间贩卖,量行
评司马光在役问题上的主张与实践
作者:季平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免役  差役  封建统治  宋王朝  户等  下户  熙宁  赋役 
描述: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①但是,在司马光看来,不仅官吏执法上有问题,就是免役本身也不好;以雇代差,一概出钱,违反了传统的、合理的封建统治原则,因而施行结果,必然百弊丛生。他先后在《乞免苗
南宋理财家李椿年与“经界”的推行
作者:龚汝富 姚小建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财家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官僚地主  豪强地主  产业性质  王安石  赋役制度  业主  田产  登记制度 
描述:南宋“措置经界”不仅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地政管理史上的重大举措。由于它旨在清理土地占有状况,抑制诡名挟户,实现产税均平,因而遭到豪强地主阶级尖锐的反对,措置经界的中心人物李椿年也因此倍受攻击和迫害。尽管豪强地主阶级百般仇视李椿年,目...
天命不足畏 祖宗不足 人言不足恤──北宋政治家、文学
作者:玉阁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政治  文学家  天命    人言  祖宗  儒家经典  新学”  “唐宋八大家” 
描述: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人言不足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老人”,祖籍江西临川,宋天禧五年(1021年)生于父亲王益兼领的新干县。曾受封为国公,故人称王王安石
用“三读、三改”让学生修改作文的一点尝试
作者:岳刚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修改作文  作文教学  唐宋八大家  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  文章  托尔斯泰  王安石  教师  尝试 
描述:学中,要求教会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二三事
作者:高美玲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庆历新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  知州  范文  减摇  转运使 
描述:或后世对他的称誉很高,与人们对熙宁变法王安石毁誉参半不相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传诵了九百多年的名言.金元遗山认为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