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30)
图书(121)
报纸(103)
学位论文(84)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65)
地方风物 (5)
地方文献 (5)
非遗保护 (5)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87)
2011(124)
2010(94)
2008(101)
2007(94)
2004(45)
1989(36)
1980(9)
1960(11)
1936(11)
按来源分组
湖南政报(4)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省、地委领导同志视察我校
作者:王宽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书记  地委  教学大楼  领导  视察  会议室  副主任  副校长  冯元  周礼 
描述:五月二十三日下午,省委副书记冯元蔚、省民委副主任周礼成同志在宜宾地委书记孙文启、副书记袁承禧等同志的陪同下,对我校进行了视察。在教学大楼五楼会议室,省、地委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了董昌熙校长的工作汇报,对我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辛勤育人的可贵精神表示十分赞赏,给予了高度评价,详细
纪念孙诒让学术讨论会在瑞安市举行
作者:如元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瑞安市  孙诒让  周礼  墨子  故乡  纪念  学术思想  温州师范学院  治学道路 
描述:路,孙氏在古文字学、校勘学、目录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孙氏的教育思想、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李学勤教授以《周礼·秋官·司厉》等条目与睡虎地出土竹简秦律的关系为例,认为《周礼》虽不必
庶为奴说
作者:周谷城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人  形式  金文  解释  厨房  周礼  尾子  周谷城  声音  东西 
描述:释;就音与义而言,也可以得到与此相符的解释。庶通煮,周礼秋官庶氏注:庶读如药煮之煮。单就这一例看,庶与煮实含有相同的声音与相同的意义。且煮字的形式,也包含锅
孔子的“仁”的保守思想中的进步意义
作者:任继愈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唯心主义  周礼  恢复  正名  进步意义  贵族们  奴隶主  爱人  保守思想 
描述:常发生于统治阶级內
壮族蜂鼓的沿革、形式、特色和发展
作者:韦土良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族舞蹈  特色  莫一大王  伴奏乐器  壮族人  发展  形式  周礼  瑶族  宋代 
描述:蜂鼓的源流沿革蜂鼓,为壮族的一种古老击乐,一般长约60厘米,两端敞口,状如喇叭;陶腔皮膜,以绳绷紧,中间细长,酷似蜂腰,故名。究其源可上溯至《周礼》所记的“土鼓”,西汉
古汉语词义辨析两组
作者:李新龙  来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祭祀活动  甲骨文  成年男子  周礼  引申  左传  本义  礼记  女子 
描述:活动。向鬼神敬献各种物品,祈求保佑,其中最主要的是用杀牲来供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说文》在解释“血”字时说“祭所荐牲血也”。可见敬神是要杀牲的。另《谷梁传·垣公八年》注“无牲
十煇辩证(续)
作者:薄忠信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月食  天文志  李淳风  形成原因  五行志  周礼  晋书  解释  现代气象学  太阳 
描述: 五、“闇”非日月食辨将“闇”释为日月食,始于郑众。《周礼·眠祲》注引郑司农曰:“闇,日月食也。”只此四字,既未申明理由,又未引证以闇为日月食之经典。此解为后人沿用,至唐李淳风为《晋书》撰“天文
《论语·微子》“分”字注辨
作者:曹柏青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微子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解释  农业生产  周礼  郑注  朱熹  注释 
描述:‘分或为粪,此五谷不分,当渎如草人粪种之粪,
努力做好《章太炎全集》的校点工作(下)-读《章太炎全集》第
作者:张文质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太炎  说文  引文  春秋左传  引号  全集  十三年  删节号  体例  周礼 
描述:申又为暴虐也。(《杀敌为果》条)
六诗古义解
作者:奚柳芳  来源: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诗  古义  孔子删诗  六义  周礼  艺术手法  诗三百  诗序  章太炎  诗歌 
描述:《毛诗》“六义”之说,本于《周礼·春宫》:“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序》因之,称为“六义”。郑玄注“六诗”曰:“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