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音乐中国 中西音乐 对话前的对话
作者:《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描述:音乐中国 中西音乐 对话前的对话
结构角度研究古代戏曲史的力作:评许建中的《明清传奇结构
作者:季国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结构研究  古代戏曲  许建中  结构  戏曲史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情感色彩  戏曲作品 
描述:结构角度研究古代戏曲史的力作:评许建中的《明清传奇结构
结构严谨有致 论辩机巧灵活--《读孟尝君传》的结构与论证方法
作者:李明亮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构严谨  孟尝君  王安石  鸡鸣  语势  论证方法  论辩  春雷  归谬法  结论 
描述:人称道,实乃千古奇文。
β-折片(层)结构应是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层次——与赵鸿鹏同志
作者:张光兴  来源:生命的化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蛋白质二级结构  超二级结构  结构层次  球蛋白  四级结构  局部构象  单股  蛋白质分子  氢键系统  节段 
描述: 贵刊1983年第3卷第3期发表的赵鸿鹏同志的《β币-片(层)结构是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吗?》一文(以下简称“赵文”)所提的问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现就个人所知
古韵古腔——宜黄戏
作者:朱建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宜黄腔  地方色彩  剧种  江西省  古韵  传统剧目  地方戏曲  京剧  音乐  剧团 
描述:日前,宜黄戏作为江西省19个项目之一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黄戏和宜黄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再次显示出耀眼的光芒,这标志着宜黄戏从此进入全新的保护、抢救、利用、继承发展阶段。事实上,几百年来宜黄戏就以其鲜明的表演风格、优美的声腔和人人爱听能懂的语言及不断更新的剧目活跃在中国各地的舞台,宜黄戏由
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作者:韩晗  来源:传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歌曲  苏州  艺术  文化底蕴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白先勇  昆山腔 
描述: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但绵延百年而不衰,它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无狂喜过望,照旧以以前的形式平淡生活。四方歌曲必宗吴门,那吴门宗谁呢?
竹笛在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中的艺术地位
作者:邹建梁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地位  竹笛  昆剧  伴奏乐器  审美要求  演奏者  音乐 
描述:昆曲被誉百戏之祖,汤显祖的《牡丹亭》更是昆曲中的精品。由苏州昆剧院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无论是在音乐、服装、舞台、灯光……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迎合了当代的审美要求。特别是音乐方面,在作曲家
昆曲摭憶⑩ “转身”,惊梦依然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音乐  演出  老师  梅兰芳  演员  艺术氛围  昆剧  小生 
描述:邯郸梦》和精华版《长生殿》连续获得了第12、13届文华奖音乐创作(作曲)奖。虽说他是昆曲音乐家,但其实最初他就是以昆大班演员身份被招进上海市戏曲学校的,因此戏也演得非常棒。近年来他在《狮吼记·跪池》里饰演的苏东坡,既有诙谐的大男子主义,但又不失大学士的风范;《寻亲记》里的周羽,不仅唱念讲究,连台步也是那么潇洒。他演戏,至今还保留查资料、写演员手记的习惯……
吴门昆曲六百年
作者:韩晗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白先勇  艺术  牡丹亭  文化遗产  苏州  余秋雨  非物质  音乐  雅化 
描述: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却绵延百年而不衰。也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荣列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却无狂喜过望,照旧以简单的形式平淡地生活。有人说,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也有人说,这才是所谓的道行。
复印机扫过的日子
作者:石川  来源:江河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印机  跨越式发展  扫过  现代人  地铁  面条  音乐  牡丹亭  彩绘  鸡蛋 
描述:匆匆的行旅已是容不下那如泣如诉的愁,留不下那如丝如缕的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