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南宋词人曾悖、曾协生平
作者:王可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丰之曾,自国初闻天下,盖君之曾祖致尧事太宗、真宗,有
赵抃与曾巩交游事实略
作者:詹亚园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抃  曾巩  交游   
描述:积极影响。
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
作者:张涤云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使辽  送伴使  使辽诗   
描述:辨。[著者文摘]
一部考证的力作——《明清曲家》序
作者:吴国钦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证  曲家  明清时期  政治运动    汪道昆  汤显祖  陈梦雷  俞平伯 
描述:济的飞速增长与人心的日渐浮躁,一种不安分的情绪在学界不断蔓延,考证的学问常被冷落。汪超宏君不为时势所惑,不贪多务全,他以一种甘
胡应麟与王世贞的关系
作者:王明辉 刘俭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王世贞  交往  文学思想 
描述:理论等。
释“孙子膑脚”
作者:郑慧生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子  中国古代  甲骨卜辞  《考古》  刖刑  周礼    周代  发掘  商代 
描述:释“孙子膑脚”
干·戈·矛·槊·戟
作者:张茂卉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兵器  说文  工记  周礼  再使用  辛弃疾  直刺  白居易  赤壁之战  三者关系 
描述:“干、戈、矛、槊、戟”都是古代的兵器, 它们有联系又有区别。干,一种抵挡刀剑的兵器。《尔雅·释言》:“干,扦也。”又称盾或橹。古时关东称干,关西称盾;小者称干,大者称橹。《过秦论》中“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橹”即指此。干有木制、草制、铜制、藤制,其形圆或近圆,外突内虚,有柄,可用手挽持。《鸿门
不学礼为何无以立
作者:谈儒强  来源:基础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礼  孔子私学  社会转型  礼崩乐坏  孔夫子  教育工程  复礼  周礼  六艺教育  明礼 
描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这与自古以来礼仪教化昌明发达有关。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礼”的教育,他在中国教
傩——装神弄鬼七千年
作者:朱旭强 李立洪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欢节  说文解字  汉代  腊八  起源  反季节  西方  举行仪式  面具  周礼 
描述:汉代每年腊八之前举行一次“大傩”,每次参与的人员多达千人,可与西方的酒神节相媲美,堪称是中国式的狂欢节
上博《诗论》简“其歌绅而荡”臆解
作者:虞万里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说文  周礼  简文  字形结构  上博  史记  玉篇  论语  正义 
描述:。因为两字的声韵关系无佐证,且文意亦不通顺,故时贤多认为不妥,遂而各自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