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身后评价考述
-
作者:刘成国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 历史评价 政治制度 北宋 南宋
-
描述:王安石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在古代文人中,或许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这样,生前身后居然享有如此悬殊的评价;誉之者以为孔、孟再世,毁之者却诋为“古今第
-
中外教育家评价 17.王安石
-
作者:张在军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理论 中国古代 教育制度 州县官吏 北宋时期 进士及第 抚州市 教育方法 行政官员
-
描述:道必尊先,言必称孔孟。"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任地方行政官员18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
-
论变法与苏轼作品评价的关系
-
作者:廖仲安 高怀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作品评价 苏轼 学术界 争论
-
描述:目前学术界对苏轼的评价还有一些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关于变法的问题:(一)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政冶立场应孩怎么估计?
-
对唐宋经典作家仕隐思想的重新审视
-
作者:张文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作家 仕隐 唐宋 作家研究 评判标准 学术界 评价
-
描述:经典作家的重新审视及其评价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宄其原因,一是经典作家研究过热,渐渐出现一些被“悬置”的现象和问题,有感于此,学界重提经典作家研究之重要性:二是研究观念、价值评判
-
新课堂应是充满爱的课堂
-
作者:王燕虹 来源:新教育(海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堂 新课堂 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 小学生 学生个性 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新课程 新课程
-
描述: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爱的课堂。小学生刚走进学校.他们就像那细嫩的芽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呵护和引导。教师应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
李刘晋 电教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中的效益
-
作者:暂无 来源:电化教育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刘晋 电教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中的效益
-
数学课堂教学应是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浅谈一节《中位数、众数》
-
作者:司武祥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生活化 中位数 教学体会 众数 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数学教材
-
描述: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认识逐步加深,数学课堂教学应是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已成共识。笔者在使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位数众数》一课的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
“材料、情景——问题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王
-
作者:刘计荣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教学模式 材料 情景一问题探究
-
描述:“材料、情景一问题探究”式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重构历史课堂的有效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有效地设计问题。以“王安石变法”教学为例,提出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有的放矢;要联系材料、情景
-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
作者:韩启宁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创造性思维 戊戌变法 能力培养 王安石变法 袁世凯 课堂教学 创造思维
-
描述:历史学科教学的三大任务是: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由于目前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历史学科的副科地位等因素,使许多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中的历史事实与现成结论,而不要求学生
-
幼儿园应是幼儿的乐园
-
作者:钱倩 来源:幼儿教育(杭州)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幼儿园 幼儿教育 个性发展 学前教育 课堂教学 小学老师 教师 游戏 不断学习 学习领会
-
描述:习领会,又学习《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才认识到这种思想的本身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受陈腐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结果,以致对幼儿园的许多清规戒律和束缚孩子个性发展的许多错误做法到了熟视无睹的地步。在老师眼里,上课听话、规规矩矩、斯斯文文的幼儿是好孩子。事实并不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规矩的幼儿到小学后,大多思想不够活跃,成绩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