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913)
报纸(875)
图书(174)
学位论文(171)
会议论文(4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05)
地方文献 (138)
宗教集要 (14)
红色文化 (9)
文化溯源 (6)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474)
2011(559)
2010(542)
2005(278)
2002(252)
1999(249)
1997(227)
1992(114)
1987(152)
1984(115)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56)
中文自修(17)
江苏地方志(8)
文艺理论研究(5)
学海(2)
中国医疗保险(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中国地方志(1)
桂海春秋(1)
京山县史志通讯(1)
王安石《字》考论 上
作者:徐时仪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声字  辞书  文字  释义  汉字  王安石  词义  语言发展  段玉裁  声符 
描述: 王安石的《字》是宋代疑经思潮的产物。《字》撰成后,随政局的兴替而浮沉,一度大起大落,饱尝世态炎凉,流传至今,已不复能见全书。后人谈及此书或语焉不详,或颇有微词,尚欠深入的探究。本文拟就已辑
王安石《诗》抬遗
作者:邹然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  诗序  政治改革思想  新义  诗歌  经义  荆公新学  社会变革  解说 
描述: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天下号曰‘新义’。此项工作是在诸多学者共同努力下完成的,王安石既是撰写者又是负责人,
王安石<孟尝君传>》
作者:王仁元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尝君传〉》  创作主旨  “士” 
描述:哲理的深度”(《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但是,笔者认为,这篇翻案文章也有缺乏事实根据、推论不合逻辑的毛病。
借游言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王安石  苏轼  高中  语文教学  教材研究  文言文 
描述:借游言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要从古代编史修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关于借鉴《资治通鉴》的几
作者:秦光汉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洛阳  反对  北宋  王安石  历史经验  新法  任期 
描述: 司马光作为历史名臣,他继承儒家的传统思想,从前代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一套治国安邦的理论。司马光在任期间,反对王安石等人推行新法,因循守旧,对于挽救北宋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是,在他闲居洛阳“独乐园
借游言 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山水游记  王安石  苏轼  宋代  说理文  风格特色 
描述:借游言 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论对王安石孟尝君传》误读
作者:关山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唯道德理性  唯道德理性  创作手法  创作手法  创作心态  创作心态 
描述:尝君传》正是巧妙利用借题发挥的方式,抒发心中块垒的妙文。
王安石〈孟尝君传〉》赏析
作者:林中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传〉》  赏析  王安石  高中  阅读 
描述:王安石〈孟尝君传〉》赏析
王安石孟尝君传》质疑
作者:李国栋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尝君传》  史记散文  政治理念  逻辑推断 
描述:王安石孟尝君传》质疑
风景这边独好 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随笔
作者:罗松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昆剧艺术节  《长生殿》  随笔  风景  演员表演  《西厢记》  《牡丹亭》  《琵琶记》 
描述:记》、《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