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学贵有疑”的精髓
作者:肖川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现问题  认知冲突  学习者  爱因斯坦  培养学生  数学  陆九渊  教学  认知结构  思考习惯 
描述:“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宋代大儒朱熹就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另一学者张载也讲过:“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
《游褒禅山记》的多元处理
作者:饶海花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个性风格  课程目标  王安石  明理  老师  教学  学生 
描述:”的前提下.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体现自己的个性风格.形成吸引学生的磁场.是值得每个有教学追求的老师认真思考的。
让学生带着“情感”来阅读
作者:孙莉萍  来源:教育科研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学生交流  个性化阅读  故事  文学  教学  引导学生  刘绍棠  精心设计  学习 
描述:文学之路。这段
别让这个“闲”字闲着
作者:朱烈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黄州  团练  情节  写作  教学  夜游  切入  窗外 
描述:世事无情,英雄无用武之地,同病相怜,只好用清风明月消磨时光。诗人夜晚闲来无事",解衣欲睡"时忽见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由得触动了诗
欲“抑”先“扬” 凸显哀伤
作者:龚凤玲  来源:文理导航(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结局  构思  学生  神童  写法  喜剧  写作特色  文题  教学 
描述:教学《伤仲永》这一课时,就本文"先扬后抑"的写法,我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颇有收获。师:同学们,写作上"先抑后扬"的结局通常是喜剧,而"先扬后抑"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般
再回首,我心依旧
作者:徐芳  来源:教育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青年骨干教师  教育工作者  工作岗位  教育理想  朴实  徐芳  教学  演绎 
描述:我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徐芳,人如其名,我也是一个朴朴实实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在教学前沿已奋斗了二十个年头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我默默地耕耘着,用激情、挚爱和期望编织着教育理想,演绎着一个个寻常而又不失精彩的故事……
一样的背景 不一样的风景:例谈背景资料使用误区及对策
作者:蒋成云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背景资料  柳宗元  古诗词  学生学习  对策  小学语文教材  唐宋八大家  教学  王安石  理解 
描述:五年级下
任仲夷说开放地区语言不应是封闭的 广东要用普通话统一全省语言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任仲夷说开放地区语言不应是封闭的 广东要用普通话统一全省语言
佛禅思维方式与唐代咏物诗举隅
作者:张宏生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唐代  曹洞宗  禅宗  庄子  语言  思想感情  重要手段  诗歌创作  言意之辨 
描述: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社会交往中,人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语言来传递,但语言是否能够充分传递思想感情?先民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先秦的《庄子》和《易传》就已提出"言
戏曲大舞台
作者:黄蕾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一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舞台  语言  昆曲  牡丹亭  文章  父亲  记忆  描写 
描述:然后就其主要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写小故事;也可以直接描写看到的一出戏曲演出,写出观后感。但要注意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