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也会闹笑话
-
作者:乙常青 来源:读与写(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白居易 沈括 桃花 苏轼 文学家 科学家 宋代词人 菊花 评论
-
描述:沈括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到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时很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会‘桃花始盛开’?
-
论诗绝句的联想(外一篇)
-
作者:余光中 来源:海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诗绝句 元好问 杜甫 李商隐 王安石 莎士比亚 变体 评论 中国文学 诗艺
-
描述:一中国文学之有“论诗绝句”,不但是变质,也是变体。其体若诗,但其功用却在评论,所以是变质。其意在论,但其形态却托于诗,所以是变体。好的论诗绝句不但有评论的眼光,还要有
-
从“王荆公不受馈赠”说起
-
作者:邓全施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朱元璋 减轻农民负担 典故 评论 人参 万历年间 政权 土特产
-
描述:王安石这个人,在当朝和后世都被人褒贬不一。这也许是政见不同的缘故吧,他任宰相时为抑制豪强,减轻农民负担而推行新法,司马光一上台就全部否定了。由此也有了对他绝然不同的评论。
-
再论古代诗词名句
-
作者:蔡川右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名句 赋诗言志 理论问题 胡应麟 四十年 诗词创作 评论 鲁迅 诗歌 社会状态
-
描述:文二集》)鲁迅在四十年前的辩论中有针对性地写这段话,显然是强调评论作品要顾及全篇,知人论世,其方法是科学的,其态度是严肃
-
使命、责任、价值
-
作者:徐中玉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命感 文学创作 干预生活 文学界 汤显祖 社会生活 理性 评论 社会改革 思想
-
描述:,得到同情和共鸣。不管他自己承认不承认,自觉或不大自觉,实际上这就是他的使命,他在执行自己的使命。主张积极干预生活固然是一种使命,主张不必考虑别的,只
-
我看浩然
-
作者:张昌华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朋友 评论 作品 听后 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 刘绍棠 三河县 《苍生》 文代会
-
描述:,谁,最后说还看了浩然。朋友听了即说浩然有什么好看的?我听后心中很不是滋味:老兄认
-
失败者的荣耀
-
作者:乌衣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皇帝 失败者 王朝 改革派 政敌 支持者 风流 财富 评论
-
描述:帝用丰厚的遣
-
不是轻描淡写的“错注”,而应是严重的学风问题
-
作者:林豩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风问题 教授 文章 失误 疏漏 南京大学 评论 期刊来源 学术批评 解释
-
描述:失误造成的错注问题,而应该是严重的学风问题。
-
社区照顾应是“普惠”而不是“救济”
-
作者:缪青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区照顾 救济 老年人口 老人问题 提出问题 评论 统计 窘境
-
描述:为,应对失能老人问题,社区照顾制度势在必行。
-
“微服”应是寻常事
-
作者:虞金星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常 服饰 评论 新闻 社会等级 真相 颜色 生命力 孔乙己 前提
-
描述:则新闻与评论,其中用到这词,总觉得有点似是而非,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