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4)
报纸(11)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1)
地方文献 (9)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07(6)
2006(4)
2005(5)
2002(5)
2000(3)
1999(4)
1990(3)
1987(4)
1956(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2)
语文学刊(2)
中医药文化(2)
学术论坛(1)
华文文学(1)
儒藏论坛(1)
地图(1)
民俗研究(1)
中级医刊杂志(1)
希望月报(1)
“平常心”成就“胜负手”——记执行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项目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火箭巍然矗立 8月7日,距原定的发射窗口还有4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项目的卫星发射试验队和火箭发射试验队还在等待最终发射窗口的确定。 “考虑可能会受台风‘梅花’的影响,我们还在等待气象部门的会商,有可能会选择提前发射。”发射试验队一名队员向记者透露。
传承汤翁精神 成就临川新梦
作者:李劼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冬日的暖阳照射在素有“才子之乡”美誉的抚州城内,使明代著名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故里充满了迷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彰显出生机蓬勃的文化魅力。首届“汤显祖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于11月26至30日在抚州市隆重举行,几日来,汤显祖大剧院洋溢着热烈的氛围,20余个精致别样的小戏小品精品剧目,为抚州市民和戏迷呈现
王益:准市政债券成就国开行风险管理
作者:冉学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准市政债券  国家开发银行  风险管理  金融创新  地方政府  财政收入  改善投资环境  不良资产率  改善环境  信用资源 
描述:“国家开发银行究竟采取了哪些管理手段,使得不良资产率如此之低?”$$昨日,在“第十届哈佛论坛”上,当主持人提出上述问题时,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回答:“银行做好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是业务创新,在最近几年的业务中所占相当比例的准市政债券就是国开行最为成功的一个金融创新。”$$王益表示,城市基础设施要发展
略论陈自明在痈疽证治上的成就
作者:尹国有  来源:河南中医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明  中医师  痈疽  中医病机  痈疽  中医药疗法  宋辽金 
描述: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陈氏在痈疽证治上的成就:其一,提出外科疮疡并不是局部病变,而与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和寒热虚实密切相关;其二,判断痈疽是否成脓,特别重视触诊,视之为判断正确与否的关口;其三,对痈疽
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敬业精神及学术成就
作者:陈少川  来源:河北科技图苑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世贞  胡应麟  朱彝尊  藏书  探讨 
描述:私家之藏的藏书家。他们嗜书、爱书,为求书而终身奔波,并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充分利用藏书进行精心研读,学术造诣深厚。对于他们,清末学者叶昌炽曾有诗赞誉,其诗刻画了三位藏书家的敬业精神。
袁枚研究的最新成就:读王英志《袁枚评传》
作者:伯卿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记文学  文学研究  中国  袁枚评传 
描述:袁枚研究的最新成就:读王英志《袁枚评传》
论苏轼政治抒怀诗《荔枝叹》的创作成就
作者:顾之京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荔枝  苏轼  诗歌  创作成就  养口体  王安石变法  注文  政治  国君  花会 
描述:、刚健、质直的情致。一曲《荔枝叹》正是苏轼政治抒怀诗的代表。
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
作者:杨绪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尚书》  辨伪学  《左传》  《尚书》  考辨  《史记》  胡应麟  《尚书古文疏证》  《周礼》  阎若璩 
描述:明清时期是辨伪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本文从明清时期辨伪学的成立、伪《古文尚书》的定案及各辨伪学家成就之综述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辨伪学的成就及影响。作者指出,这一时期的辨伪学家们在认真总结前人辨
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图学思想  《周礼正义》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古代科学  孙诒让  画法几何学  周代社会  战国时期 
描述: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并改造世界时,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
文学艺术的成就不容抹煞-刘绍棠走向哪里去?
作者:郇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文学艺术的成就不容抹煞-刘绍棠走向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