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与中国古典目录学史研究
作者:王嘉川 何建军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史  基本格局  研究体系 
描述: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历史,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史研究的基本格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目录学史研究体系。
的文学生涯及诗歌创作
作者:李庆立 崔建利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生涯  诗歌创作 
描述:寻求古韵古调的乐府诗有时也颇具真情实感。
的“史有别才”观
作者:王嘉川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有别才  史学思想  明代 
描述:示了史才的内在要求。之所以提出"史有别才"这一范畴,无疑是对其史家难得、须"三长二善"五者兼之这一表述的进一步衍申,同时也是对刘知几"史学三长"中史才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其中心就是推崇
生平考略
作者:王嘉川  来源:图书与情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平  藏书家 
描述:是明代中后期浙东的一位著名文献学家和私人藏书家,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有关他生平的一些基本情况,存在着许多的误会、误解乃至信口臆说。文章对这些学界讹传的情况进行了考证和梳理,澄清
明代文献学家
作者:王勋敏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献    伪书  《少室山房笔丛》  古代小说  图籍  学术  《经籍会通》    考辨 
描述:代文献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狭义者仅指文字上的校勘、标点、注释而言;广义则包括用新体例对文献材料作出新的编述,和通过分析、研究历史文献而写成各种类型的学术专著。下面试从广义的角度予以论述。
与图书编撰学
作者:曹之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图书编撰学  图书编撰史  书目编撰  伪书  种类  辨伪方法 
描述:与图书编撰学
图书分类方法争议
作者:王嘉川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分类  五部分类法  类书  伪书 
描述: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将类书、佛道书腋国书别于四部之外、分门另录的五部分类思想、并进行了实践,而实践又深化了他的一些主张。总的来看,的分类方法既有其得,又有共失,但得多失少。
典藏学理论探析
作者:吕斌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藏学  典藏学  典藏学理论  典藏学理论 
描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诗话中用事主张的分析
作者:郑礼炬  来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事  工切  化境 
描述:明代在其诗学理论框架中 ,对用事的探讨构成了一个系统 :探讨了情、事、景三者在同一目标下的协调一致的理论 ;分析了主要是宋、明两代用事“太工”、“太切”的失败 ;提出了所有的用事最终达到的境界
与《古诗十九首》
作者:赵燕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体格声调  兴象风神 
描述:誉《古诗十九首》“兴象玲珑”,将之置于凌绝千古的崇高地位。这一体认与其融合“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的诗论主张密切相关。因此分析对《十九首》的艺术批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诗论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