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诗文选读
-
作者: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七三级工农兵学员注译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文学 中国 中国 南宋 南宋 别集 别集
-
描述:王安石诗文选读
-
从儒士到名士到戏剧家——浅析汤显祖的儒家思想
-
作者:陈烨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 汤显祖 汤显祖 儒家 儒家 文学 文学
-
描述:从最初的一名儒士而后成为名士,最后投身于文学创作中,成为古代中国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骨子里一直承传着传统的儒家思想,而其身份的转变正是源于他思想的变化。
-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
描述:在<警世通学>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
吴虞集
-
作者:赵清 郑城 来源: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作品 中国 现代 选集
-
描述:吴虞集
-
元代著名作家虞集的文学思想
-
作者:姬沈育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虞集 文学 性情之正 雅正
-
描述:虞集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倡导“宗唐得古”;追求“舒迟而淡泊”的诗风;主张“性情之正”;提倡平淡悠远的文章风格等。虞集是元中期“雅正”文学思潮的集中代表,其文学思想在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
山这边 山那边(外一篇)
-
作者:刘绍良 来源:大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这边 山那边》 散文 文学 刘绍良
-
描述:云南多山。山成了我的精神依托,山也阻碍了我探询的目光。因此,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的一颗燥动的心,渴望成为一只鹰,从某座山巅起飞,翱翔于蓝天之下,万仞之上,或者,极目无垠的万倾碧波之上,去舒展一腔豪情,去拥有一份空灵。倦了,随意地敛翅于某座山巅,歇脚于某棵大树,甚至,结巢于某个虬结的枝桠。
-
联谜竞猜
-
作者:暂无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联 竞猜 文学 阅读知识
-
描述:春联猜人名 大年初一,长沙各店铺门上.大都换上了春联。正如王安石所说
-
美地展示——我教《金山寺》
-
作者:郭仲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京剧艺术 演员 基本功 人物性格 优秀传统 中国戏曲 念白 观众 塑造人物
-
描述:寺》就足一出脍炙人口、常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由于它是传统京剧表演中的一出“刀马旦”行的功夫戏,要学好演好这出难
-
《牡丹亭》的梦幻之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文摘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人心里都掩映着一片园林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牡丹亭》,因为在最近这几年中,青春版、厅堂版的《牡丹亭》演出了很多次;大家可能也知道杜丽娘,这样一个美丽的太守之女,她的生死缘起都因为一个梦。其实,她做梦的地方并不远,就在她家的后花园。杜丽娘长到十六岁,竟然从来没有去过自己家的后花园,因为父母对她管教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