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论人治与法治
-
作者:暂无 来源:行政法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论人治与法治
-
细数落花:王安石与南京
-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细数落花:王安石与南京
-
试谈戏曲《牡丹亭》与王学左派思想
-
作者:陈虹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王学左派 汤氏思想 汤氏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
论晏殊思想性格中的儒释道结构特征
-
作者:王丽洁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面折庭争 中庸 无为 中道观
-
描述:晏殊在庭议党争盛行的北宋,既表现出不喜争斗喜调和、喜静不喜张扬的个性,但又不失积极进取,这是他按照儒家中庸之道、道家处政以无为和佛教中道观修习的结果。论文描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晏殊性格中结合的独特方式。
-
清诗句句尽堪传:浅论孟浩然思想与诗风之关系
-
作者:林晓霞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浩然诗歌 诗歌创作 评价 佛教 历代评论 社科教育 襄阳 杜甫 胡应麟 隐逸思想
-
描述: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历代评论家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导漾英挺,实生楚英,浩然清发,亦其自名。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杜甫《解闷》襄阳时得大篇,清空雅淡,逸趣翩翩。胡应麟《诗薮·内应篇》
-
江西发现王安石求学碑石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西省宜黄县日前发现《香林王氏同塔碑记》、《杜君墓铭》石碑及《擎云书院》、《乡林名迹》石匾,这些石碑和石匾清晰地记载了王安石早年求学、生活及有关书院情况,为研究王安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下)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就在广大投资者对“投票门”嗤之以鼻,对于股改方案的赞成比例将信将疑之际,科达机电的股改方案被否决了。$$坦率地讲,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水皮的内心有压抑不住的激动,尽管科达机电极可能只是小概率事件,极可能只是庄股后遗症的一种表现,但是谁又能否定这是投资者真实意愿的表
-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上)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宋朝宰相,被列宁先生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两次拜相却功败垂成,轰轰烈烈却无疾而终,最可悲的是,有人指证,正是王安石的变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启动
-
“王安石研究”的清学地位
-
作者:童强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研究 李绂 浙东学派 乾嘉考据学
-
描述:据学者一样,李绂等人与浙东学派的研究都体现了求实精神,所不同的是,乾嘉学者的史学考证侧重地理名物训诂等方面,而李绂等人则偏重史实的考证,他们都为清代朴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排斥异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
作者:姚治勋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排斥异己 台谏制度
-
描述:皇权有一定制约功能的"台谏制度";而台谏制度的破坏掩盖了变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当这些问题发展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的时候,十多年的变法就不得不被废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