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与环保
作者:暂无 来源:白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生话题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是我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更鲜为人知的是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 北宋庆历七年(公元
大咧咧的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大庆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丞相王安石,尊贵无比,变法雷厉风行,但在生活上却是一个大咧咧的人。 市井传言,说王安石喜欢吃獐的胸脯肉。于是溜须的人争相买来进献。一次,他的夫人对一位送獐脯肉的官员说:“你留下来吃顿饭
王安石的愧疚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说起王安石的愧疚之事,那是缘起“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 王安石任宰相时,当时潮州有位文人慕名去拜访王安石,并恳求王安石为他改诗,原诗是这么写的“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一看这诗
我们比王安石幸运
作者:暂无 来源:环湖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褒禅山还有一个值得一说的,就是溶洞。这些喀斯特石灰溶岩洞群都是相连一体,洞中有洞,融会贯通,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景观奇异。说到褒禅山的溶洞,当首推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到的华阳洞
王安石正名
作者:暂无 来源:浔阳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诣 梁启超写的《王安石传》严格说起来,这算不上是一部传记。因为关于人物生平的介绍似乎比较少,倒是对他生平的经历做了很多的评价。特别是关于他的变法,做了重点的点评
“周礼”与中国正义论问题:《周礼》研究
作者:黄玉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正义原则  正当性  适宜性  现代价值 
描述:性)。正当性原则要求常度设计的出发点为仁爱,并且超越差等之爱,指向一体之仁。适宜性原则要求制度设计充分考虑到具体的生活方式的时间、空间的条件。通过这种正义思想的揭示,《周礼》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再次成为重要经典。
晏几道、秦观词的比较研究
作者:高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秦观  比较 
描述:全面的比较研究。全文共从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文章从晏几道、秦观的身世经历及性格特征进行比较。他们生活在相同的时代并具有相似的性格特点,这一部分的论述是为下文二人词作的比较做铺垫。其次,文章从二人词
吴炳编剧艺术研究
作者:李仲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粲花五种曲》  “情学观”  编剧艺术  “场上之曲” 
描述:结构艺术、人物形象设置和戏剧性的构建这几个编剧艺术的主要构成要素来对《粲花五种曲》加以研究、分析。引言主要是总结吴炳与《粲花五种曲》的研究现状,提出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王雱《老子注》研究
作者:唐大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雱  老子    复性  无为 
描述:思想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义理探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尽可能在对其思想内涵作总体把握的同时,将其理论之各构成部分间的逻辑关联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王雾《老子注》是受当时社会变革实践和理论发展新趋势共同作用而诞生的思想硕果,由道论(世界观)、复性论(人生观)、无为论(政治观)三大理论要素构成。道有体有用。道在体上为本原和本体。王雱创造性地提出了二级本体论,通过对“道之定体”与“道之中体”在存在级别上的划分,解决了本体论与“独化论”的矛盾。道落实到人上则是性,其本质是素朴的。人因追逐外物而丧失其最初自足的本性,于是需要通过知(“知内外之分”)——知物为妄与息欲去知两方面的修养来复性。复性之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之复性,除了个人的自我修养,还有赖于适宜的社会条件。这个社会条件是由无为政治提供的。因为三代之后的社会文明已经异化,必须行老子的无为之治才能返本归真、使民复性。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客观上必须顺道而为(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按照事物自身的固有规律来为),主观上必须无意于为(“任理而不任情”,政治行为中要追求绝对理性)。能行无为,必有成效:人民乐生遂性,安土无求,世风转归淳厚。王雱《老子注》在理论上虽也有有神论等不足之处,但它的创新性、实践性等杰出之处才是更为主要的。
李觏《易论》思想研究
作者:李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易论  义理 
描述:进行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易论》十三篇的研究来了解李觏的易学思想,他的易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北宋易学解易的特征,是北宋易学的引领者之一,促进了易学从象数易学到义理易学的转型,并且抛弃了魏晋时期王包含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