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音多义字
-
作者:赵成林 来源:江苏教育(小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音多义字 小学语文课本 识字教学 王安石 课文内容 读音 韵母 零声母 李白 云间
-
描述: 小学语文课本里,大约有二百多个多音多义字,常用的有九十几个。学好这些多音多义字,不但是加强识字教学的需要,而且是透彻理解课文内容的需要。例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和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中
-
“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
作者:昌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文教师 洪迈 论诗 诗眼 春风 宋人 词例 例举 色彩
-
描述:论》专著中也引用了洪迈的评说,且称道不已,说“又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能“唤起我们的联想”。一般语文教师也认为句中的“绿”字是王安
-
李觏经济思想三题
-
作者:宁裕先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经济思想 三题 北宋中期 王安石 致太平 中小地主 均田 赋税 兼并者
-
描述:、赋税、财用三方面的主张来探讨他的经济思想.一、"农本"与均田思想
-
欧阳修晚年政治态度之我见
-
作者:谈敏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政治态度 青苗法 王安石 大地主 熙宁 郭预衡 高利贷 “新政” “循常”
-
描述:最近看了郭预衡先生的《论欧阳修》一文(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对文中确认欧阳修晚年在政治上“始终是主张改革的”这一结论,颇有不同看法。在此略陈几点管见,以资商榷。
-
谈谈论说文的借题发挥
-
作者:纪恩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峰塔 鲁迅 《游褒禅山记》 “物” 王安石 和尚 “志” 议论说理 钵盂 记游
-
描述:文的这种借题发挥,它在写法上有些什么特点呢?下面,让我们以《游褒禅山记》和《论雷峰塔的倒掉》为例,来作一些探讨。
-
站在反战前列的主和派司马光
-
作者:吴光耀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民族压迫 党项族 主和派 我国古代 北宋 西北少数民族 宋夏战争 王安石 主战派
-
描述:与北宋并存。宋太宗蔑视党项人为“禽兽”,长期以来对以党项族为主的西夏顽固地实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党项等西北少数民族,备受宋朝边帅廷臣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以致民族矛盾日趋激化,宋夏战争时有发
-
欧阳修的经济思想
-
作者:谈敏 来源:财经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封建国家 越职言事 至和元年 欧阳文忠公集 铁钱 封建统治者 大地主 王安石 地主阶级
-
描述: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江西吉水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六年后以馆阁校勘越职言事触犯权贵,坐贬夷陵县令。庆历年问(1041—1048年)供职谏官,支持范仲淹等人主持“新政”(1043年),旋因失败再被贬除滁州。至和元年(1054年)应诏留京修唐
-
染乎世情,系乎时序-宋代诗文革新与政治革新成败探因
-
作者:王瀚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革新运动 政治革新 宋代 庆历新政 社会条件 熙宁变法 时序 王安石 西昆体 文学创作
-
描述:“熙宁变法”等政治革新运动。诚然,这些政治革新在当时曾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
-
“缀字属篇,必须练择”-论“炼字”
-
作者:高蹈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个问题 杜甫 醉翁亭记 王安石 修饰语 文心雕龙 双声叠韵 形容词 欧阳修 表达效果
-
描述:从古人“炼字”,谈下面三个问题。
-
试论宋诗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
作者:肖蔚彬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文为诗 唐宋诗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古典诗歌 唐人 散文化 宋人 苏轼 白居易
-
描述:宋诗似乎是很为一些人鄙夷不屑的。这也难怪。同被一般人看作处于诗歌的黄金时代的唐诗相比,宋诗恐怕确有点黯然失色。好比在古典文学的艺术之宫中徜徉的人们,他们在唐代的大厅中,在李白、杜甫、白居易们创造的精美绝伦,奇光异彩的艺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