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德育思想述评
-
作者:谭佛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切改革事业,都得由充满改革意识、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和改革的真才实学的人才来肩负、来完成。就其这些改革人才的基本素质来说,建构适应于改革需要的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情操尤为重要。我国十一世纪时的
-
王安石新学思想初探
-
作者:王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王安石新学思想初探
-
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基础
-
作者:张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基础
-
王安石拒纳妾
-
作者:暂无 来源:黄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石日报)毕宝魁
王安石生活在北宋年间,不仅当了八九年宰相,还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政坛、文坛上都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人。北宋又是个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地位高、生活奢侈,娶三五个老婆
-
瘟疫让王安石洗澡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世说新语◎孙雅彬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也出现了多种不和谐的杂音,瘟疫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在宋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共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四十余次,平均七八年暴发一次,称得上相当频繁。
好在宋仁宗主政的时候,宋朝迈入了鼎盛时期,国家具备了与瘟疫对抗的强大的人力、物力基础。而且宋仁宗这
-
邋遢高官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田利熙
王安石世称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大智若愚,在生活卫生、衣着穿戴方面极为随便,给时人及后人留下很多笑谈。
《石林燕话》中记载:“王荆公性不善饰,经岁不洗沐
-
千古传唱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南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百年风雨 忠应庙戏台 史氏聚居地 刚到忠应庙门口,最引人注目的倒是一溜晒着的年糕干。记得小时候,只要一听到“爆冻米大王”的吆喝声,小孩子们就会异常兴奋地从家里装上一袋米粒、年糕干或玉米粒,到晒场上去爆冻米大王。而多年未见的“大炮”居然又在庙门口邂逅。依旧是神情淡然的老师傅,周围围着一圈望眼欲穿的小孩
-
文摘:王安石之拗
-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是千古文人中唯一能影响国家命运的政治文人。
王安石变法,触动了上层官僚利益,引起非议。他以“天命不足惧,人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特立独行。但由于
-
王安石变法余波阵阵
-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宋英宗死后,宋神宗继位,当时朝廷财政连年赤字。面对父皇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宋神宗很想获得摆脱危机的救世良方,他把希望寄托在参政知事王安石身上。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于1069年实行变法,主要内容有均
-
贴红双喜源于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泉州晚报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人逢有结婚吉庆时,爱在门户、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双喜字。这一习俗与北宋名臣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相传王安石二十岁时从老家江西去京师汴梁赶考,途中为了方便,到汴梁城东舅父家中住宿。在城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