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评述
作者:杨鑫辉 郭斯萍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科举  “三舍法”  专科学校  修撰经义 
描述:本文以评传的形式,论述了王安石在其推行新政需要人才指导下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包括: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学校实行“三舍法”,创设专科学校,统一大学教学用书,重视感化教育方法。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作者:王汉澜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  “文武并重”思想  教育改革 
描述:强制学生、重视教育者的感化作用;反对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主张批判地学习。他在教育改革上,也做出一些创举。他的教育思想和改革举措,应该给予历史的肯定。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作者:陈永华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教育家  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  培养目标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本文就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做初步的研究。一、关于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个体
明代的审美世俗化运动及其启示
作者:樊美筠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宏道  大众化  李贽  审美取向  通俗文学  世俗化倾向  “雅”  启示  《金瓶梅》  汤显祖 
描述:学术界目前对审美大众化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大都偏重于将其当作一个给定的事实。然而,要深入理解当代文化中的审美大众化趋向,很有必要将其作为动态的历史过程来考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代的审美大众化乃是历史上的审美大众化的一种继续和完成。其实质是艺术与大众的关系问题
古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措施的启示
作者:李良平  来源:上海标准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准化  质量管  理措施  启示  现代标准化  历史形态  笔记小说  军事战争  王安石变法  军器监 
描述:(包括野史、笔记小说等)有着丰富的、详尽的记载。研究其标准化与质量管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
作者:李东升  来源:财会信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安石  财政思想  国家财政  理财思想  北宋王朝  范仲淹  统治者  财政收入  财政问题  社会生产 
描述:石是北宋时期继范仲淹之后的又一位改革家,他的变法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变法从理财入手,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选人用人等,但重点是如何管理好国家财政,因为财政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
王安石货币思想研究
作者:俞兆鹏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思想  王安石  宰相  宋神宗  变法  史料  文学家  领导人  文集  北宋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年)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又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宰相和变法的领导人。关于他的货币思想,在其本人文集和一般史书中均极少记载,因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至今还是一片空白
略论王安石的法律思想
作者:张仁木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王安石变法  立法度  明法  运用法律  兼并土地  司法监督  善法  吏治腐败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与王安石的法律思想和变法实践紧密结合,以“大明法度”,变法图强为指导思想的崇尚法治、以法治国的改革运动。“大明法度”、变法图强的法律思想贯穿改革运动的始终。重视法律的作用,自上而下
王安石的唯物论思想
作者:王步贵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唯物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道德经  唯物主义哲学  《老子》  思维能力  历史观  哲学研究 
描述:曾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在政治上是积极进取的,他力主变法,匡正时弊,曾一度推行过青苗、水利、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法,后因受到既得利益者保守派的反对和攻击而失败
王安石水利思想探微
作者:叶坦  来源:生产力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兴修水利  农田水利  统治者  学术界  水利思想  事务  司马光  食货  熙宁 
描述:利事务,一方面修复整治旧有河流渠道;一方面修筑新堤堰塘扩大灌溉面积,如至道年间修治关中郑、白两渠,使灌溉土地从大约二千顷,恢复到原来的灌溉土地一万四千余顷。旧有的邓、许、陈、蔡等处水利设施也得到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