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86)
报纸(2387)
学位论文(185)
图书(104)
会议论文(69)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8)
历史名人 (3197)
文化溯源 (13)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647)
2011(533)
2009(569)
2003(138)
2002(106)
2001(90)
2000(130)
1997(86)
1994(79)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2)
艺术百家(49)
四川戏剧(36)
文史知识(21)
戏剧之家(19)
科学与文化(2)
散文(海外版)(2)
世界知识(1)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1)
江海纵横(1)
黄粱梦破
作者:刘坤赤  来源:世纪行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粱梦  枕中记  邯郸  开元年间  河北省  旅店  公安人员  讨价还价  汤显祖  不二价 
描述:吕翁安抚之,授以青瓷枕。卢生倚枕入梦,于梦中娶娇妻、登金榜、凿河渠、立战功、任宰相、封国公、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遍历富贵之事,寿至八十岁而终。梦醒,见旅店依旧,吕翁在旁,入睡前店主刚下锅的黄粱(小米)尚未蒸熟,卢生怅然似有所悟:"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
再议青阳腔的起源及当时周边戏剧大环境
作者:班友书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阳腔  弋阳腔  五十年代  余姚  徽州  目连戏  大环境  南戏  汤显祖  昆山腔 
描述:青阳腔是安徽省在明代后期最具影响力的声腔剧种,从五十年代起才正式引起戏曲理论界的注意。对它的研究,我们安徽的起步较江西为晚。并于1992年在青阳县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由于时间较短,对于青阳腔的起源这样
沉鱼落雁鸟惊喧 羞花闭月花愁颤
作者:康艳丽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家  王昭君  意象  西施  月亮  大雁  明朝  游水  水底 
描述:住了,王允得意地说:月亮比不过我的女儿,害羞地
《紫箫记》人物本事考
作者:曲家源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  汤显祖  女主人公  李德裕  旧唐书  吐蕃  节度使  传奇小说  本事  妇女形象 
描述:风流",一心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情感寄托。同李生相遇后,甚洽情怀。尽管李生对她有"粉身
文人戏曲略议
作者:路应昆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作品  汤显祖  艺人  创作  礼义  儒家思想  具体分析  封建统治者  窦娥冤 
描述:一、两种人的创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开篇论"乐府体式"时曾引了两句"古人云"——"有文章者,谓之‘乐府’;如无文饰者,谓之‘俚歌’,不可与乐府共论也。"所谓"乐府",都是出自以文士为主体的"群英"之手。在论"杂剧十二科"时朱权又引元赵孟
更正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音乐(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性与无调性  十四行  牡丹亭  编辑工作  中国作曲家  汤显祖  第三自然  切分节奏  小栏目  二十七 
描述:更正
论冯梦龙的情感美学观
作者:黄南珊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情感美学观  本体论  情本论  情理之辨  情教论  美学思潮  汤显祖  个性自由  平等互爱 
描述:。“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②。这里肯定情生万物、情之不灭和情之本真,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把情感视为世界存在的终极本原和一切生命创造的原动力,将情抬到创化万物的本体论高度。情为万物本源,万物以情为本。这样,就把情感置于至高无上地位和赋予其以氤氲化生的力量,以情为最高实在本体,把情作为宇宙和社会人生的根本法则,因而情被提到了形而上高度而具有本体论意义,但又是一种超验性抽象性的精神实体。冯梦龙认为,情不但高于万物派生万物,而且贯通万物感化万物,成为维系人类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的纽带。人类社会、人际关系因“情通”、“情化”而整合、协调地发展。情不但生化万物和感化万物,而且灵化万物和醇化万物,“情主动而无形,忽焉感人而不自知”,具有“圣灵”化、激活化、升华...
《邯郸记》本事考及主要版本
作者:李晓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枕中记》  汤显祖  吕洞宾  《邯郸梦》  《太平广记》  卢生  唐人小说  沈既济  元明杂剧 
描述:汤显祖《邯郸记》本于唐人小说沈既济的《枕中记》,但作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借卢生邯郸一梦的躯壳,以铺写明代社会封建政治腐败的实况,并使之戏剧化。汤显祖的《邯郸记》一出,其影响远远超过同类题材的作品
从“人间的浪漫”到“异世的合理”:《聊斋志异》爱情作品对明
作者:张玉霞 张祖利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市民文学  爱情作品  蒲松龄  “色”  汤显祖  实现模式  文言小说  冯梦龙  市民阶层 
描述:把眼光投向明代市民文学中的爱情作品时,立即就会感受到一种热烈、奔放,无所顾忌、咄咄逼人的气势;那强烈的生活欲望,不加掩饰的追求,冲决着所有的条条框框。“一切为了享受”,成为潜在的无须明言的价值追求。深层的意志表现为外在的形式,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爱情实现模式:相悦→结欢“相悦”者,兴于真朴之童心,感性直觉之结果,故其至也,无碍而神速。潘郎丰采,西子容颜,不期邂逅,感情便如火山爆发,欲望有似洪水决堤,一发而不可遏制;人为的礼教圣训,成为嘲弄的对象,心灵的追求目标直线指向性的结合——“结欢”。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郎男扮女装代姐姐出嫁,慧娘替哥哥伴宿,天生的一对青年男女,便“且图眼下欢娱,全不想有夫有妇”。又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经商在外的陈商偶然见到了“吴宫西子不如,楚国南威难赛”的独居在家的蒋兴哥的妻子三巧儿,就...
《顾曲斋元人杂剧选》审视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编选者  雅俗之间  语言风格  王骥德  个性自由  《菩萨蛮》  晚明时代  汤显祖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描述:《顾曲斋元人杂剧选》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