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鸦片战争时期江西的几位爱国主义思想家
-
作者:朱仲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鸦片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思想 江西 海疆 文钞 道光 护身 塞漏 斋文
-
描述:但是
-
试论书院对江西文化发展的作用
-
作者:曾子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白鹿洞书院 文化发展 江西 陆九渊 王阳明 朱嘉 程朱理学 象山书院 陆象山
-
描述:本文主要以宋、元、明的大量事实,论证书院在培育人才、活跃学术等方面,对江西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掘书院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吸取教训,使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江西出土明代碑志集释
-
作者:陈柏泉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纶 嘉靖 碑志 江西 集释 墓志 《明史》 兵部尚书 神道碑 书丹
-
描述:平王。子孙徙江南者,至宋家新余之城东邑治之左。迨祖子铭公,席世业,创垂特立。父
-
清初江西三大学派岐同述略
-
作者:胡迎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禧 三大学派 同述 江西 禅学 易堂九子 心学 江右 穷理 罗汝芳
-
描述:、“气节”“有声于天下”。弄清三家学术岐
-
略述泰州学派中的江西学人
-
作者:胡迎建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罗汝芳 何心隐 赤子之心 颜钧 江西 黄宗羲 古籍整理 略述 江右
-
描述:略述泰州学派中的江西学人胡迎建泰州学派由王良所创。该派的特征是:(一)建立心身、性情与天道相感应的一统观,从王良的“安身说”到徐椎的“率性”,颜钧讲“性情神莫”相为依存,再到罗汝芳讲“莫为莫致”,最
-
《鹤林玉露》中有关江西文人的记述
-
作者:王德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文人 《四库全书总目》 南宋后期 罗大经 文学家 杨万里 陆九渊
-
描述:;所载江西文人事迹,多为士大夫,且以文士和理学家为主。
-
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
-
作者:苏子裕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弋阳腔 高腔 江西 青阳腔 汤显祖 乐平 明万历 戏曲研究 戏曲声腔 明代
-
描述:变为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由于文中没有明确地讲弋阳之调绝发生在什么地方,故而使后世研究者产
-
元代南方道教与江西文人和文学
-
作者:李超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 江西 刘将孙 元代 龙虎山 虞集 道士 交往 文学 玉笥山
-
描述:,如龙虎山、门皂山、南昌西山、庐山、玉笥山、麻姑山、华盖山等等。
-
南北西东总不同:几则古代剧论的启示
-
作者:张传若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青春版《牡丹亭》 古代 戏曲剧种 创意策划 地方戏 昆曲
-
描述:不顺也”。笔者对地方戏剧种问题本已多有感触,加之近读明代沈、徐渭、王世贞等人的一些剧论,想法尤多,遂成此文以记之。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纯粹探讨学理,而并非企图以此为地方戏争取观众而张目。——原因很简单,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中国戏剧史》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当代观众的认可,是一种超越理性的感性接受,这也是艺术传承与哲学和科学传承最大的不同。很多人试图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说服当代观众接受或抵拒某种传统艺术,结果总是徒劳,因为感性接受属于另一个世界。”一、地方戏之成为问题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无疑已与整个世界深深地融为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等世界性现象当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交通、通信都极其发达,人们之间的沟通也突破语言障碍而变得极为简便的所谓“地球村”时代,中国戏曲...
-
“天府之国”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考
-
作者:朱明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蜀地 古代 《周礼》 《史记》 苏秦 战国策 关中
-
描述: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到了汉初,这种说法更为流行。如《史记》卷五五载张良语曰:“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卷九九载刘敬语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最早提出蜀地是天府之国者乃汉末之诸葛亮。《三国志·蜀志》卷五载诸葛亮语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里的“益州”,主要是指蜀地。其后人们便逐渐称蜀地为天府之国了。如《晋书》卷八三载袁乔语曰:“蜀土富实,号称天府。”《南齐书》卷一五载:“益州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同时,人们仍称关中为天府之国。如《晋书》卷三七载淳于定语曰:“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