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牡丹亭》英语译本对比研究
-
作者:许方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对等
-
描述:的心理价值取向。作为一部中国传统戏剧,《牡丹亭》一百多年来一直为西方文化界所关注,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其主要表现方式,一为昆曲在国外的公演,一为《牡丹亭》戏剧文本译介。昆曲《牡丹亭》公演
-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
作者:高翠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悲剧 审美差异
-
描述:许多方面有着众多相似之处,诠释着人类共同美好情感;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折射出中西文化在诸多方面的不同。 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研究《牡丹亭》和《罗米欧与朱丽叶》的学者众多,在这些学者和专家当中,更多人
-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舂版之比较研究
-
作者:李砚 来源:乐府新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主腔 主腔 变化形态 变化形态 青春版 青春版
-
描述: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文以昆曲<牡丹亭
-
论《珠玉词》的艺术特色
-
作者:唐红卫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风流闲雅 风流闲雅
-
描述: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前人公认为风流闲雅,其实这一风格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四点有关:清新淡雅的意象,华美明丽的色彩,珠圆玉润的声韵,和谐动听的词调。
-
宋代江西文化的特色
-
作者:傅修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文化 江西 宋代 代表人物 两宋时期 陶渊明 晏几道 欧阳修
-
描述:无咎、欧阳寂无等。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
-
特色、创新应是关键词
-
作者:李滨生 来源:当代工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会运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工会 工会工作 时代特征 工人阶级 工会建设
-
描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大命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是这个大命题的一部分,解决起来需要一定条件。我们是否已经具备?过去的成绩对于未来,又传承了哪些积极意义?全总研究室主任李滨生同志
-
国乐与都市: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
-
作者:阮弘 来源:上海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竹丝音乐 研究 广东省 江南丝竹 研究 民间音乐 音乐史 上海市
-
描述:国乐与都市: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
-
吴炳传奇创作论
-
作者:张佳琳 来源:齐鲁艺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吴炳 价值复归 价值复归 传奇本体性 传奇本体性 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
-
描述:明代著名戏剧家吴炳的传奇创作,对汤显祖有着显见的继承与变异。其传奇作品在思想上向传统价值观念复归,与传奇文体特征凸现出内在联系,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
-
关于《诗薮》创作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作者:王明辉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创作次序 创作时间
-
描述:开始创作时间当在1584年左右。
-
终身不入仕途的刘绍棠
-
作者:郑恩波 来源: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无轨电车 交谈 北京市 作家 辞官 仕途 说明 电脑 创作
-
描述:每当枝青叶绿时节,我就倍加思念我的良师益友刘绍棠。绍棠是个把心挂在胸膛外边的人,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我们俩交谈大多时候都是我听他讲,我觉得他的脑子简直就是一个活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