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32)
期刊文章(177)
会议论文(5)
学位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4)
地方风物 (20)
非遗保护 (16)
宗教集要 (16)
地方文献 (15)
文化溯源 (4)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4(86)
2013(31)
2012(40)
2011(34)
2010(37)
2009(18)
2006(14)
1999(3)
1997(9)
1987(7)
按来源分组
陕西日报(5)
天津日报(2)
中国经济导报(1)
光明日报(1)
新闻知识(1)
诗刊(1)
内江日报(1)
绿叶(1)
司法改革杂志(1)
广西日报(1)
太平军北伐主帅应是凤祥
作者:吕坚  来源:文物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太平军北伐  北伐军  领导人  新发现  肖朝贵  长沙之役  辨疑  朱仙镇  杨秀清 
描述:1853年3月底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不久,便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进行"疾趋燕都"的北伐之役,过去以至现在的有关太平天国论著,对这支北伐军的领导人,多以凤祥为主帅或以凤祥、李开芳并列。少数著作,如郭廷
《鹤玉露》中有关江西文人的记述
作者:王德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文人  《四库全书总目》  南宋后期  罗大经  文学家  杨万里  陆九渊 
描述:;所载江西文人事迹,多为士大夫,且以文士和理学家为主。
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建筑——风水
作者:暂无 来源:资源与人居环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水  唐宋  共同创造  环境美  孟浩然  王安石  欧阳修  白居易  韦应物  建筑 
描述:首优美的“绿”诗:“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杨荫里白沙堤,伤心桥下春波绿,长郊草色绿无
战国时期牧副渔业发展述论
作者:李亚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周礼  经济林木  饲养  农户  中原地区  祭祀  韩非子  春秋时期  种植 
描述:一、木业生产 (一)林木采伐 木业在战国时期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认为是衡量国家贫富的重要标志之一.《管子·立政》说: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
由《论武王》看苏轼海外《志》的诠释问题
作者:李贞慧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志  史论  《书传》  王安石 
描述:的一项参考。
刘宝: “中心城市”应是创业者的乐土
作者:马秀莲  来源:商情·鄂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健康以外的产业,“如果时光倒退十年,我会选择开办医院。” 上世纪70年代,他是应城天鹅镇的赤脚医生;伴随改革开放的浪潮,他自立门户开办诊所;最初下海经商,选择医药批发。直到现在被冠以“中国医药民营企业大佬”的称谓,脱离了医生的角色,健康却是一直不曾被剥离的理想。 Q&A Q:从个体的角度来讲,您的“幸福”标准是什么? A:从事一项关乎人类健康的事业,并将这项事业与人生理想结合起来,这让人感到很幸福。 Q:您对现状满意吗?有没有什么不安?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A:我对现状感到满意。但对医改的发展方向感到不安。最大的担忧是医疗机构的潜规则导致的过度用药和滥用药给民众造成的危害会愈演愈烈。 Q:与您到过的其它城市相比,您最喜欢武汉的什么特质,不喜欢的呢? A:我喜欢武汉南北交汇的多元文化,九省通衢的快捷便利。
浅论危亦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罗尧岳 刘锐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  《世医得效方》  学术思想 
描述:危亦,字达斋,生于公元1277年,卒于1347年,享年71岁,江西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危氏出生于医学世家,受家庭熏陶,危氏自幼读儒书,年长学习医学,随其伯父等学习诊病按脉,潜心学练,继承
国有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应是承包经营
作者:葛怡然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理顺国家对国有权的掌控关系,而不是进行权承包,这样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导致国家森林私有化。由于存在这些争议,延误了国有权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笔者根据我国国有林业实际,论述了国有权集中管理的不
危亦及《世医得效方》
作者:相鲁闽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  《世医得效方》  外伤科  麻药 
描述:科兼妇人杂病三十三门,五
翁文灏\斤澜沉默是金
作者:散木  来源:晚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从维熙  刘绍棠  翁文灏  右派  作家  毛泽东  国民党军  卫立煌  北京市 
描述:,由此躲过一劫。 甚至,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他们也就因为“沉默是金”而无恙了。 据程绍国的《斤澜说》(其中有一节《天可怜见——斤澜与“右派”擦肩而过》),作家斤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