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41)
报纸(1976)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1)
历史名人 (817)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2(571)
2009(423)
2008(478)
2007(301)
1990(26)
1989(24)
1988(20)
1986(35)
1981(28)
1957(9)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7)
中国戏剧(46)
戏剧艺术(33)
文化艺术研究(10)
文学教育(8)
电影评介(6)
戏曲学报(5)
宜宾学院学报(2)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戏剧论丛(1)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高晴宇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描述:16世纪末,中西方文学史上诞生了《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爱情名著。它们在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但又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那些因避讳而改名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刘绍义 
描述:李适的避讳就更宽了,他不但避讳“适”,连长得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
共情,让沟通更顺畅!
作者:刘绍华  来源:福建教育(F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随笔  杂文  杂谈  刘绍华 
描述:“王小莉,我强调过多少遍了,你上课怎么老趴在桌上7”下课我一找到她就是怒不可遇地一顿训斥。
母亲的“炫耀”
作者:周礼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周礼 
描述:没办法。”
挖晏殊“墙角”的宋祁
作者:张淼  来源:才智(才情斋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描述:一个没有原则和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
王安石一个人的帝国
作者:林东林  来源:时代发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描述:在中国的历史上,宋朝的宰相是最有名的。 像秦孝公遇到商鞅、汉景帝遇到晁错一样,宋神宗在想富国强兵、洗刷国耻的时候,遇到了一心想变法改变大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王安石,于是很快把他扶上了宰相的大位。
20世纪昆曲《牡丹亭》的传播
作者:王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描述:,于20世纪的各个时期,在传承古雅昆曲艺术命脉的文化精神的激励下对《牡丹亭》的传播,一方面是《牡丹亭》艺术性传播特质的体现。另一方面,文人作为接受主体的职责的改变,由受者变为传者,接受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西厢记》、《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梁素芳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描写  爱情描写 
描述: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我国古典戏剧"双璧"——《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二人虽然都具有为追求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大胆叛逆的精神,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二人的爱情经历、过程以及由此表现出来
《长生殿》与《牡丹亭》的爱情
作者:郑娇娇  来源: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描述:《长生殿》与《牡丹亭》,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爱情的经典著作。但是很多人在赞扬杜丽娘至情的同时,却对李杨爱情加以否定。无论从创作者意图、剧作本身还是社会影响来看,李杨爱情都可称是真正的爱情,值得歌颂。
论《牡丹亭》的知己之叹
作者:王奕涵 俞益婷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  悲剧  知己  知己 
描述:牡丹亭》被众多研究者批判,认为没有上升到悲剧的高度,其结局没有走出大团圆模式。但纵观《牡丹亭》的架构和语言不难发现作品传达了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和先觉性的社会探讨,其超越时代的个性解放观点必然造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