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精神的漂泊与不朽之的失落
作者:李丹阳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南柯记》  《邯郸记》  精神“无根”  生命意识 
描述:的是汤氏欲靠馆阁典制大文“立言”以求传世的不朽之的失落。通过对汤显祖诗文戏曲的深层诠释,可以全面立体地还原其生命意识和精神历程。
居安思危和居危
作者:暂无 来源:品质·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居安思危  企业家  经营策略  紧迫感 
描述:将一只青蛙放进热水,它会奋力一跃跳出热水。但若放进冷水,然后对水慢慢加热,青蛙开始在温水中怡然自得,当水开始沸腾时,青蛙就已经无力回天了。
:审美至情体验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审美体验  牡丹亭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生命历程  戏剧家  生命体验  邯郸 
描述:汤显祖擅长造梦境,《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记》和《邯郸梦记》皆以梦入戏,被称为临川四梦。汤显祖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这被明清以来的曲论者、戏剧家作了种种解释、阐发,今人总括而论,认为这两句话揭示了主情派戏剧家编织戏曲情节的奥秘,是我国古代梦学说中最重要的内
自然风物启人
作者:刘北辰  来源:天津政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旅游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  自然风  褒禅山  人生  革命精神  哲理  鸟兽  革命者 
描述:川,草木,虫鱼,鸟
《牡丹亭》《杜麗娘慕色還魂》“萝”“鬼”情節分析
作者:谢旻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慕色还魂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情節分析  情節分析 
描述:本文介绍汤显祖脍炙人口的戏剧《牡丹亭》,无疑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所造成的风潮,可说是历久不衰。其中对於“情”的探讨,是《牡丹亭》最大的讨论主流。杜丽娘多情、反叛、梦病,继而殒命、还魂,汤显祖设计的这样横跨生死的凄美爱情,其“天地至情”带给读者极大的震撼。
潘德《养一斋诗话》历诋曹操、阮籍、陈子昂诸人原因试析
作者:吴宗海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德  《养一斋诗话》  陈子昂  阮籍  曹操  试析  黄爵滋  宋调  逆党  尊宋 
描述:人之诗”“诸乱臣逆党之诗”,现拟就其原因作一番探索。 潘德生活的时代跨嘉庆、道光二朝,正处于清王朝由盛而衰之时。当时统治阶级日益
陆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彭永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陆之辩  道德  伦理 
描述: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绪论 宋明理学的一条主线 朱熹和陆象山都是南宋时代的大儒,他们分别是理学中道学与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道学和心学又成为宋代理学以及整个元、明、清哲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学... >> 详细
陆教育思想比较
作者:彭元龙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教育思想比较  道德修养  封建伦理道德  封建皇权  不同之处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哲学思想 
描述:陆之间的论争,黄宗羲曾说:"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既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陆之争,不是由于二者路线不同,他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只是入手有异.要对
陆经学之别
作者:蔡方鹿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经学  区别 
描述:朱熹、陆九渊在治经学上存在着基本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朱熹遍注群经,陆九渊则轻视经典;在易学之太极说、阴阳说方面,在<古文尚书>"十六字心传"方面,陆双方均存在着差异.陆经学之别,正是其理学思想
陆之争述略
作者:王守斌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鹅湖之会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著名哲学家,在学术方面却坚持己见,朱学与陆学争论已久,通过两次争辩更能体现出来。这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