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牡丹亭》中情、理的抑扬看汤显祖的精神指向
-
作者:徐大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精神指向 明朝晚期 爱情故事 伦理道德 “情” “理” 人物塑造
-
描述: 一明代“情”与“理”的冲突一度很激烈。自从朱熹把“情”与“理”尖锐地对立起来以后(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理”便借助于政权力
-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诗“集唐”句
-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
尴尬人逢尴尬事——《牡丹亭·闺塾》中的陈最良
-
作者:戴元枝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陈最良 汤显祖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
描述:在《闺塾》这出戏中,汤显祖以其生花之妙笔,塑造了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率直、敢于反抗的春香,稳重而不乏对自由渴望的杜丽娘,迂腐气十足的陈最良。作者在嘲弄陈最良的同时,又饱含着同情,因为在作者眼里“陈最良也不是什么‘坏人’,但他作为封建常规道路上
-
“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紀錄
-
作者:李佳蓮 李相美 華瑋 来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紀錄
-
“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
作者:曾永義 来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
评《六十种曲评注》的校勘
-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十种曲评注》 校勘 《临川四梦》 《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版本学家 中国古代 出版家
-
描述:记》,还收了《还魂记》(《牡丹亭》)的硕园改本。《六十种曲》是中国古代篇幅最大的一部戏曲选集,而且被选作品之中,有十多种未有其他刊本或稿本、钞本流传,当时如果成遗珠,肯定早就失传了。
-
桂林书市上的白先勇
-
作者:黄莺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书市 昆曲 《牡丹亭》 桂林 《纽约客》 张继 中国民间故事 《游园惊梦》 《台北人》
-
描述:桂林书市上的白先勇
-
苏州印象
-
作者:车前子 来源:华夏人文地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樟树 木刻年画 昆曲 苏州人 “闲” 苏州市 《牡丹亭》 闲话 艺术个性 唐伯虎
-
描述:苏州闲话 我一直以为,地方性的“性”,更多的部分是被方言所决定的。 苏州人在话的前面加一“闲”字,闲话闲话,苏州闲话,这个“闲”字极有底蕴,读一点古文旧诗的都
-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兼评徐国栋教授
-
作者:刘彤海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法典 构造模型 修正理由 逻辑结构
-
描述:作了部分修正,并从逻辑和现实的视角探讨民法典的合理结构,进而阐明中国民法典的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
充满时代气息的民事审判权理论及其架构——评黄松有博士的专著
-
作者:江伟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事审判权理论 黄松有 《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论》 民事审判方式 司法为民 政治意识
-
描述:充满时代气息的民事审判权理论及其架构——评黄松有博士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