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道 “扒灰”之于苏东坡与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头头是道
COMMENT
苏东坡的《留侯论》里有句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有大智大勇大胸襟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 紫衣飘飘
紫衣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看到“扒灰”这个词,是在《红楼梦》里,焦大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
-
古代集句诗裒谈
-
作者:朱安义 来源:写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杜诗 王安石 集句词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甫诗 李白诗 韩愈 文天祥 刘禹锡
-
描述:集句诗是选摘他人诗文的成句,连缀成篇的一种诗。集句诗起于何时,并无确论。有人认为始于北宋石曼卿;也有人认为,据《左传·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后,鲁哀公集《诗经》句为诔以悼之,实为集句诗之始
-
中国诗词文的集句体
-
作者:曾枣庄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知识 古人 集合成 不相干 中国诗词 成句 集成 韩国 家鸡
-
描述:和意境,也可以引申、改变原诗句的内容和意境。这是一种骋学、骋
-
论吴澄《不居集》之学术贡献
-
作者:张秀芳 李净 来源:西部中医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不居集》 贡献
-
描述:清代新安医家吴澄的医学著作<不居集>博采前贤治虚损之法,总结阐述了内损之理,又结合自己的临症心得,创外感致虚之说,合而汇为治虚之大成,同时又全面阐述了脾阴虚的证治方药,对脾胃学说有着积极的贡献.
-
论虞集诗歌宗唐复古之风
-
作者:邓锡斌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诗歌 宗唐复古
-
描述:虞集诗歌主张"宗唐复古",既是出于乡学及师学的诗学渊源,也是时代更替,革新宋诗的要求,更是虞集自身博采众长,亦此亦彼的个人诗学取向的实践结果;具体体现则在于:一是诸体皆备尤长七律七绝,诗歌风格间学李
-
《中原音韵序》与虞集的文化心态
-
作者:赵鑫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中原音韵序》 礼乐自任 文化心态
-
描述:任职时期所受的毁谤与排挤。
-
虞集与元代复古书风
-
作者:韩秀芳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书画便成为元文人的精神寄托,汉文化面对不被国家上层人士重视、并禁止各族人们学习汉文字的恶劣形势,元代书家不得不高唱复古之歌来保卫汉文化,应该说这是元代书风复古的深层原因.元代书法的主要特点即是充满了复古气息,元人认为宋书家(尤其是南宋)丧失了魏晋古法,流于狂怪.元书家崇尚晋唐书风的古雅劲健,遂形成回归晋唐的潮流.
-
也说“吴溥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江海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柳向春
偶然看到贵报所刊张咏先生关于南通著名藏家思学斋主人吴庭香的大文《吴普心·吴溥新》,觉得很有意思,但其中又有不少误解,所以特意说明一下,以免误导众人。
张文引用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说
-
我眼中的新镇江
-
作者:张萌 来源:金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童年 镇江 历史 光明 王安石 辛弃疾 幸福 王昌龄 北固楼 教学楼
-
描述: 我看见你嘴角的那丝微笑中, 沈括放下了手中的笔, 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雨声; 辛弃疾立在北固楼上, 望着不尽长江滚滚流, 吟出了他的万丈豪情。 我从你深邃的目光中, 读懂了
-
网络新文体
-
作者:国文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文体 红楼梦 毛衣 网络 音乐 法语课 乐和 象征意义 录音机 黄鹤
-
描述:咆哮体——多用来自嘲,诉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让人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不归路啊!法国人数数真是极品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