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文人结社说略
-
作者:郭英德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社 文人结社 明代文人 文社 说略 艾南英 会社 李攀龙 陈子龙 文学风貌
-
描述:社”,都是由幕府诗人组成的诗社。“尚齿之会”最著名的是白居易发起的“七老会”,在后世一直遗风不绝。
-
中国古代文人隐逸原因管见
-
作者:张利平 来源: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高校图书馆 老庄思想 隐逸思想 《咏怀》 王安石 权力组织 民族气节 谢灵运 陶弘景
-
描述:中国古代文人隐逸原因管见
-
关于我国古代文人为官的几个问题
-
作者:胡新中 朱永良 来源:行政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人 政治理想 杰出文人 柳宗元 王安石变法 儒家学说 科举制 刘禹锡 行政管理 儒家文化
-
描述:治伦理特点、文人改革的基本模式及为官对其命运
-
唐宋文人笔下之“最”拾趣
-
作者:刘建思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 李清照 辛弃疾 白居易 西风 黄花 琵琶 晏几道 古代文人 柳永
-
描述: 最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
谈谈古代文人并称的先后次序
-
作者:吴承学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人 王安石 中国古代文学史 次序 尊卑有序 称呼 李杜并称 地位 司马迁 元白
-
描述:今人对于排名次序是相当讲究的。排座次,是一门十分微妙的学问。谁先谁后,都要准确地反映出其社会的地位高下差别。有人说,这种现象的根源由来已久,是中国古代"尊卑有序"的礼教传统。这种说法是有道理
-
玉山草堂与江南文人画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山草堂 江南 黄公望 柯九思 虞集 文人画家 张雨 儒学 文士 合流
-
描述:一『玉山草堂』简介『玉山佳处』是玉山草堂和其它园池、亭馆的总称。顾瑛凭雄厚的财力,广罗古书名画、鼎彝珍玩充斥其间;广东省结天下名士,日夜在玉山草堂与宾客置酒赋诗,歌咏唱和。一时间,『四方之能为文词者,凡过苏必之焉』。至正八年(一三四八)至十四年(一三五三)是玉山草堂活动频繁的年代,共举
-
明末文人心目中的汤显祖的人物形象
-
作者:田仲一成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明末 明末 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 世界观 世界观 记录 记录 人生 人生 明代末期 明代末期 邯郸 邯郸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肆)假托汤显祖的名义对文学作品加以批评的批语之中,他们把他看作是怎么样的人;3.明末文人之中,流行着把人生看作戏剧的想法,在这样的悲观性世界观之下,汤显祖的作品被置于什么地位。
-
解析历代文人的“登高”情怀
-
作者:王艳坤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浩然 辛弃疾 中国诗歌 审美感受 杜甫 悲壮苍凉 悲慨 王安石 谢榛 黄鹤楼
-
描述:纵览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文人为我们留下了浩瀚而优美的登临佳作。文人通过登高——望远——抒怀,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外化为诗文。谢榛《诗家直说》卷四说:"凡登高致
-
诗意消遣的文人自娱词
-
作者:韩国彩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晁补之 士大夫阶层 北宋 财政困难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黄庭坚 党争
-
描述:北宋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非但没有解决与高度封建集权相伴而生的政治腐败、军事无力和财政困难,士大夫阶层由于政见不同、议论相异而形成的党争却愈演愈烈。如果说王安石变法初期产生的新、旧党争还具
-
《胡应麟诗集》校注
-
作者:宋媛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歌 诗歌 校注 校注
-
描述:20卷,其中前80卷(卷1-80)为诗歌部分,称为《胡应麟诗集》,目前学术界尚无对胡应麟诗集做过系统的研究。是故,本论文以《胡应麟诗集》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部分进行论述。 本论文第一部分是对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