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代论中“本色”与“当行”相结合的理论
作者:王星琦 张宇声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戏曲创作  戏曲史  戏曲语言  王骥德  汤显祖  艺术构思  李渔  当行  舞台表演 
描述:元明之际,论家对“本色”与“当行”的理解不尽一致,万历以后的论中出现的新特点是“本色”与“当行”理论之互补、渗透和融汇,这标志着古典戏曲理论的日臻成熟。这种戏曲美学思想,为李渔(清)系统的戏曲
历代昭君诗与王安石的《明妃
作者:刘成国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昭君出塞  王昭君  诗歌主题  单于  毛延寿  西京杂记  个人命运  故事  践踏 
描述:的历史后果,而对于悲剧中被践踏的个人命运,则以客观的近似冷漠的笔调轻轻带过。之后,《西京杂记》卷二对这段文字作了如下发挥:
刘因《明妃》发微
作者:王星琦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因  王安石  王昭君  昭君出塞  毛延寿  白居易  马致远  西京杂记  昭君故事  汉宫秋 
描述:一说到《明妃》,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王安石的二首同题之作,诗中王昭君"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的黯然销魂之态,以及汉元帝"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的追悔莫及之状,都神情毕肖,活生生
《远山堂品·剧品》略说
作者:洪欣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祁彪佳  魏晋南北朝  我国古代  文艺批评  本体  汤显祖  戏曲作品  批评视角  远山  研究成果 
描述:《远山堂品·剧品》继承了上述本体批评的传统,把批评视角主要指向作品本体,品评优劣,划分等级,特别是吸收了吕天成《品》的研究成果,加以补充、扩展,成为一
读郭老《王安石的<明妃>》
作者:谢再兴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欧阳修  人生  尊君思想  司马光  作品  黄山谷  郭沫若  曲解 
描述:想泛滥,就遭到范冲等人的诬陷和曲解,对诗中“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两句横加谴责,说什么:“‘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然则刘豫不是罪过,汉恩自浅而虏恩深也。今之背君父之恩投降为盗贼者,皆合乎安石之意,此所谓坏天下之
试探《话》的戏曲理论体系(续)
作者:李若驰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曲史    戏曲创作  内容与形式  戏曲艺术  重要组成部分  剧作家  汤显祖  中国戏曲 
描述:甚也。”元人周德清进一步指出:“未造其语,先立
蒋士铨《藏园九种》研究
作者:吴长庚 韩钟文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昆山腔  中国古代戏曲    艺术形象  蒋士铨  文天祥  发展史  传奇  戏曲艺术 
描述:志士的,如《冬青树》;有揭露封建官僚制度的黑暗与丑恶,赞美德才兼备、敢于抗暴的知识分子
明清《牡丹亭》律研究述论
作者:程华平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创作  昆山腔  研究者  万历年间  戏曲音乐  戏曲理论  批评家 
描述:,这场论争经明、清两朝,余波及至近、现代。其经历时间之长、参加人数之多、批评气氛之激烈,在戏曲史上是
论张凤翼——汤显祖同时代的家论之一
作者:徐朔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凤翼  汤显祖  传统文人  王世贞  领袖人物  中进士  演唱艺术  昆曲  昆腔  贵族 
描述:出入于贵族官僚的府邸以及勾栏乐户之间,显得和主要倚仗诗文为生的别
王骥德在论上的贡献
作者:张增元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律》  王骥德  戏曲史  音律  《琵琶记》  王实甫  汤显祖   
描述:男王后》、《两旦双鬟》、《弃官救友》、《金屋招魂》、《倩女离魂》,并校注《西厢记》、《琵琶记》。《律》又名《方诸馆律》,系他晚年之作,也是他在论上最有贡献的著作,尤其是卷四“杂论”部分,虽仅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