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金瓶梅词话》的“人欲”描写及其评价
作者:张兵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个人欲望  艺术描写  西门庆  潘金莲  小说艺术  作品  汤显祖  兰陵笑笑生  统治阶级 
描述: 我之所以认为《金瓶梅词话》是一部集中表现人生欲望的作品,首先来自于小说本身具体的艺术描写。在这部家喻户晓的世情杰作中,作者用他的如椽之笔从多方面展现了那个“人欲”横流的世界。读着《金瓶梅话词》,我们无不能触摸到正跳动着的人生的脉博,倾听到渴求“人
评价,更多的应是一种激励
作者:张惠英  来源:学校管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价理念  学生学习  教师  实际操作  人文关怀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主动学习  激励  甄别 
描述: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的评价理念表明:评价不再只是考试、分数和名次,不再过于注重甄别和选拔作用,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评价更多的应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
曾巩评价言论辑录
作者:金亭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资料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曾巩评价言论辑录
王安石身后评价考述
作者:刘成国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  历史评价  政治制度  北宋  南宋 
描述:王安石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在古代文人中,或许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这样,生前身后居然享有如此悬殊的评价;誉之者以为孔、孟再世,毁之者却诋为“古今第
中外教育家评价 17.王安石
作者:张在军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理论  中国古代  教育制度  州县官吏  北宋时期  进士及第  抚州市  教育方法  行政官员 
描述:道必尊先,言必称孔孟。"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任地方行政官员18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
论变法与苏轼作品评价的关系
作者:廖仲安 高怀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作品评价  苏轼  学术界  争论 
描述:目前学术界对苏轼的评价还有一些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关于变法的问题:(一)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政冶立场应孩怎么估计?
王安石诗歌用典探析
作者:姚涛  来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典  用典  诗歌  诗歌  典源  典源  阶段性  阶段性  心态  心态  影响  影响 
描述:王安石诗歌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善于运用典故,体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肇江西诗派的先路。文章对王安石诗歌的典源进行了考察,并探析了其用典的阶段性特征和用典心态,进而对荆公体及其用典在宋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有了更确切的把握。
对唐宋经典作家仕隐思想的重新审视
作者:张文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作家  仕隐  唐宋  作家研究  评判标准  学术界  评价 
描述:经典作家的重新审视及其评价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宄其原因,一是经典作家研究过热,渐渐出现一些被“悬置”的现象和问题,有感于此,学界重提经典作家研究之重要性:二是研究观念、价值评判
《牡丹亭》对《红楼梦》的影响
作者:刘卫京  来源:北海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揉碎了无数青春少女的心,剧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的观念让当时很多闺中少女为情的力量所打动,并为剧中情所迷,有一些人甚至选择了自杀,期望死后能与心上人相会。 《牡丹亭》当然也影响了《红楼梦》,在《红楼梦》中,不但在很多回目中直接提到《牡丹亭
《牡丹亭》的蓝本和影响及其他
作者:平西  来源:湘潭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