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芬楼文谈》之"作家修养论"探析
-
作者:兰培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作家修养论
-
描述:吴曾祺的<涵芬楼文谈>是近代一部较为完整的写作理论专著.在此,从创作主体方面入手,探究吴氏"作家修养论"之精髓与独创之处.
-
从晏殊的诗歌创作谈晏殊的诗学思想
-
作者:暂无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 诗学思想 诗学思想 影响 影响
-
描述:金玉锦绣,推崇清丽闲雅的诗风。这是对昆派诗论的发展。他注重诗句字词的锤炼与语言的表现力,对后代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周粟·周风·周礼:谈岐山嫂子面
-
作者:傅功振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岐山嫂子面 周粟 周风 周礼 亲情文化 和文化
-
描述: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
试议《涵芬楼文谈》“恃乎笔力”的修辞论
-
作者:兰培 胡宇慧 来源: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修辞 修饰 雅洁 新变
-
描述:本文分别从辞贵修饰、辞贵雅洁、辞贵新变三个方面,对近代文论家吴曾祺的"修辞论"加以阐释,剖析其以"达意"为目的,以修饰、雅洁和新变为基本原则和要求的理论精髓。
-
不学礼,无以立--谈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
作者:徐苑 来源: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克己复礼” 孔子 “礼” 典章制度 春秋时代 周礼
-
描述:孔子曾经以“不学礼,无以立”教导他的儿子。“礼”是什么?“礼”不是简单的礼节礼貌之事,孔子认为“礼”是“周公之典”,是具体的典章制度。面对春秋时代周礼的全线崩溃、社会的动荡不安,孔子关于“克己复礼”的呼声应时而起。
-
从李贽剖判孟轲谈开去:兼及王安石朱熹等
-
作者:李珺平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贽 李贽 孟轲 孟轲 王安石 王安石 朱熹 朱熹 儒家 儒家
-
描述:汲取的教训。
-
经典也要讲“包装”:从昆曲译本《悲欢集》谈起
-
作者:蔡莉莉 来源:对外传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译本 包装 汉英对照 牡丹亭 青春版 白先勇
-
描述: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集》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
-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
语文课堂上的华彩乐段
-
作者:余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乐段 陈最良 牡丹亭 学生 老师
-
描述:当学生对“问关莺语花底滑”句中“问关”一词面露疑色时,我模拟鸟叫声“嘎咕——嘎咕——”地叫了几句,颇似《牡丹亭·闺塾》里迂腐的先生陈最良。女生小婧“哦”的一声表示顿悟,然后明确地提出批评:“老师
-
汤显祖的贬谪之旅与戏曲创作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贬谪 贬谪 牡丹亭 牡丹亭 邯郸记 邯郸记 罗浮山 罗浮山 梅花美人 梅花美人 鬼门关 鬼门关
-
描述:汤显祖岭南贬谪之旅所获得的观感和人生体验对他的戏曲创作关系重大。汤显祖在罗浮山、广州、澳门和海南岛的生动见闻,可以在《牡丹亭》和《邯郸梦记》的多处重要细节中得到印证。可以推想这两部传奇最初的写作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