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浅河床”管窥
-
作者:汤子仁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床 语文课本 鹅卵石 解释 王安石 茅盾 急流 河水 高中 课文
-
描述:茅盾先生的《风景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一文中有“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一句。课本解释其中的“浅浅”一词,说:“[浅浅(jiānjiān)]也作‘溅溅’,水疾流的样子。”我认为课文对“浅浅”一词的解释是不妥当的。
-
北宋“乌台诗案”起因管见
-
作者:苏培安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王安石 宋神宗 北宋 起因 张方平 御史台 熙宁 吕惠卿
-
描述:”。考其起因,《宋史·苏轼传》说: ……(苏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直、何正臣摭谢表语,并媒孽托讽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
-
文学常识练习题(二)参考答案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练习题 孟浩然 苏轼 卢照邻 岑参 文学 骆宾王 王维 王安石
-
描述:老别》、《无家别》七、韩愈、柳宗元八、白居易九、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陈鸿《长恨歌传》元稹《(?)莺莺传》
-
课间一笑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之初 老师 苏东坡 性本善 小学生 三字经 笑话集 王安石 电话号码 幽默
-
描述:我“嘘”你莫“嘘”一个私塾老师讲话有个习惯,一句话后面总要带个“嘘”字。这一天,他教读《三字经》,“人之初,嘘——”学生当然也跟着念:“人之初,嘘——”“性本善,嘘——”众生也照念不误:“性本善,嘘——”
-
试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
作者:徐培均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文艺思想 文学成就 苏轼 父亲 宋史 宋代 诗赋取士 文学作品 王安石
-
描述:李格非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元祐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列苏门,史称“后四学士”。然而他的作品惜已散失。本文从历代史籍中钓沉辑佚,对其生平与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对其文学作品与文艺思想,也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这对进一步研究李清照及宋代文学史,将是有所裨益的。
-
断句一得
-
作者:吉怀康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断句 解决问题 五年制 王安石 语文课本 古书 褒禅山 古文观止译注 高中 文字
-
描述:记》中的“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段文字的断句。五年制中学高中课本与目前所通行的各种选本,无一不是
-
关于谜语诗《花影》的探讨
-
作者:何中奇 来源: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谜语 熙宁 王安石 谢枋得 罢相 激烈性 意合 新党 保守派 苏轼
-
描述:熙宁七年)安石被罢相,四句指次年安石又出任宰相。写出了两党斗争的激烈性,时间吻合寓意合情合理。这作为“花影”,本身已是谜,加上寓意,就是“谜中谜”了。可是却有人说这首诗是南宋谢枋得写的。寓意认为是以花影比喻新的传统和习俗势力,难以排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四年总目录
-
作者:暂无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总目录 译注 藏学研究 异化问题 《贤者喜宴》 胡乔木 邓小平文选 帝师制度 王安石
-
描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四年总目录
-
读《读孟尝君传》
-
作者:聂绀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鸡鸣 信陵君 玄孙 王安石 相齐 南征 管仲 昭王 读后
-
描述: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三王
-
说“绿”
-
作者:甘歌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人 钱钟书 色彩 戏剧性 注释 陆游 唐诗 用法 春风
-
描述: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也选了王安石这首脍炙人口的《泊船瓜洲》,并且还环绕着"绿"字,提出了一连串饶有兴趣的问题:"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