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百年来社会变迁与王安石历史地位的沉浮(上)
-
作者:李华瑞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理学 唯物史观 南宋 元明清 20世纪
-
描述: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三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内与时俱进的社会气候变化,亦即现实政治发展路标的指向。透过对王安石及其变法是非评议九百多年的变迁过程,足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事件评价是非得失
-
关于“药店”由来的小典故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药店 典故 王安石 自然灾害 中医史 变法
-
描述:变法期间,各地曾多次发生自然灾害。他虽然表示"夭变不足畏",但看到那么多病人痛苦的样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当他得知病者缺医少药,有些人又乘机制造和贩卖假药时,更是百感交集。这时,有人提出建议
-
君子之争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子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政治观点 王安石 变法
-
描述:为什么要这样做7司马光在政治上的理解比王安石要深刻得多,在为变法问题斗得死去活来之后,司马光留下了这样的见解,基本可以概括他对王安石一生的看法:“介甫无它,唯执拗耳。”王安石在痛恨司马光之余由衷地说
-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本色派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派 文采派 本色派 本色派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
描述:,由于戏曲理论批评家对戏曲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本色”不尽相同的认识,也导致了“本色”一词的多义性。 文采派和本色派是在这两个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
-
一部研究性灵派的力作:读王英志《性灵派研究》
-
作者:姜桂亮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灵派 袁枚 系统性 科学方法
-
描述:《性灵派研究》是我国学术界全面系统地研究性灵诗派的一部力作。本书无论是在材料的梳理、研究的视野、研究的方法 ,还是得出的结论上 ,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 ,在我国学术界的性灵派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意义。
-
性灵派研究的开山之作:王英志《性灵派研究》评述
-
作者:胡传淮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灵派研究》 王英志 开山之作 离异家庭子女 张问陶 不良情绪 心理防卫 袁枚 性灵诗 文学史
-
描述:清代是我国古典诗歌最后一个光彩照人的时代,以其众多的诗人、纷繁的流派、丰富的内容、变化的风格开创了超明越元、抗衡唐、宋的新局面。在诸多清诗流派中,性灵派是最能代表“清诗”面目的、最有价值的流派
-
性灵派整体研究的开山之作--评王英志新著《性灵派研究》
-
作者:钟明奇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灵派研究 袁枚 开山之作
-
描述:《性灵派研究》是对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进行整体研究的开山之作。它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有关性灵派的所有重要问题,详尽分析了性灵派主要成员的思想、个性和创作得失。材料充实,结体严密,见解深刻,是中国
-
从王安石变法的实施途径看变法的消极影响
-
作者:李裕民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政治体制 王安石变法 监察机构
-
描述:线,使社会风气大坏,投机钻营者得势,贪污贿赂成风,政府成为腐败的温床。
-
伟大的改革开放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的比较
-
作者:刘晓江 来源: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比较 比较
-
描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持续至今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强大的又一次重大的改革实践,与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相比,毫不逊色。以史为鉴,才能明得失
-
基于王安石变法的实施分析变法的消极影响
-
作者:吕鸿翔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实施 消极 内忧外患
-
描述:北宋熙宁二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实施变法.那么,浩浩荡荡的王安石变法为何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呢?本文针对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实施途径进行探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