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图晋书:“走马黄河”的足迹
-
作者:陈为人 来源:黄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后土祠 黄河 司马迁 伯乐 山西 少数民族 历史 汉武帝
-
描述:丁村遗址;山西沁水县距今1万多年石器时期的下川遗址;山西吉县距今1万年左右的柿子滩遗址……现存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数以千计。这块土地有着蕴藏丰厚的文化积淀。
-
徘徊昭君墓
-
作者:陈志铭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王昭君 少数民族 兴山县 大融合 催化剂 王安石 俄罗斯
-
描述:竟是长江边上兴山县宝坪村的一个绝色少女!今天我们见到的昭君墓,是上世纪70
-
“一样心事的为谁”:宋人咏王昭君诗论析
-
作者:漆永祥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王昭君 宋人 王安石 匈奴 白居易 琵琶 丹青 吕本中 少数民族
-
描述: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所谓"四大美女"之一。这四个绝色女子皆因红颜而名传千古,又因同样的原因而坎坷薄命。王昭君因远嫁塞外之"异族",其故事就显得更为凄楚哀怨、动人心魄,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同情落泪、扼腕吟叹的对象。《琴操》载昭君在匈奴心思不乐,乃作《怨旷思惟歌》,但实际是
-
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描写的继承和创新
-
作者:刘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居易 琵琶行 音乐描写 继承 音乐形象 唐宣宗 创新 少数民族 长恨歌 胡应麟
-
描述:流传的情景——连少数民族的"胡儿"都能传唱《琵琶行》啊,可见它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
元代农业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评吴宏岐著《元代农业地理》
-
作者:毛曦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农业 吴宏岐 地理研究 农业地理学 历史人文地理 地域分布 借鉴作用 社会价值 中国历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
-
描述:元代农业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评吴宏岐著《元代农业地理》
-
论元代中期奎章阁的设立对元代诗学品格形成的先导作用
-
作者:郭鹏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奎章阁 元代诗文 虞集 诗学 文士 群体性 时代背景 京师 马祖常 西北少数民族
-
描述:习得以改变,并因西北少数民族诗人的加入,终于融合汇通,形成了元代诗文的基本风貌。可以说,元代中期京师诗坛以其群体性诗学活动实现了诗风的融汇,在消长中荡涤了原先的地域隔阂,在新的大一统时代背景下,形
-
《太平寰宇记》史料价值述略
-
作者:廖幼華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寰宇 寰宇 太平 太平 述略 述略 唐代 唐代 史料价值 史料价值 姓氏 姓氏 地理志 地理志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 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 氏族 氏族
-
描述:一、《太平寰宇记》作者《太平寰宇记》作者乐史,字子正,为抚州宜黄人(今江西省宜黄县),出生于五代后唐时期(930),曾任南唐秘书郎。宋统一后,出仕县主簿,乾德五年(967)举进士,再擢为著作郎、三馆编修
-
陆学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澄
-
作者:吴致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
描述: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
-
虞集研究论稿
-
作者:姬沈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虞集 诗歌 散文 元代 文学思想 学术思想
-
描述:《虞集研究论稿》一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论述虞集生活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延祐、天历年间,一方面,仁宗、文宗等继世祖之后再行“汉法”,重振儒学,恢复了中断近八十年的科举取士制度,使社会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治大兴的局面;另一方面,元廷又始终不愿放弃种族特权政策。元廷这种双... >> 详细
-
吳澄《道德真經註》研究 ──兼論理學與老學的交涉
-
作者:劉怡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吳澄 道德真經註 理學 老學 儒道會通
-
描述:儒道關係。因此,如果我們能站在老學的立場考察理學與老學交涉的情況,將可以進一步清楚地瞭解老學思想在歷史的縱深發展脈絡裏所呈現的圖景,有助於宏觀而立體地建構中國學術思想流變洐嬗的完整面貌。吳澄為元代